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中、低品位磷矿石加工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 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中、低品位磷矿石加工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 编制日期: 2022 年 3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目 录
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项目区域水系图
附图 3:项目周边环境关系示意图
附图 4:项目总平面布置及环保设施布置示意图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项目投资备案证
附件 3 营业执照
附件 4 土地租赁合同(安宁市县街乡雁塔办事处山口村民委员会)
附件 5 关于新建安宁市县街乡云龙山磷矿石加工厂的环保审批意见
附件 6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合同(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云南协快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附件 7 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同意接收本项目废机油统一暂存的协议
附件 8 全本公示
附件 9 技术咨询合同
附件 10 项目审核审定表和进度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中、低品位磷矿石加工建设项目 |
||||||||
项目代码 |
2201-530181-04-01-845551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段金寿 |
联系方式 |
0871-68691042 |
||||||
建设地点 |
云南 省 安宁 市 县街 乡山口村黑土坡 |
||||||||
地理坐标 |
(E 102 度 24 分 10.84 秒,N 24 度 49 分 9.32 秒) |
||||||||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
C3099 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
八、非金属矿采选业,12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中的 “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 |
||||||
建设性质 |
□新建(迁建) □改建 R 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
R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
安宁市发展和改 革局(安宁市投资促进局)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2201-530181-04-01-845551 |
||||||
总投资(万元) |
100 |
环保投资(万元) |
22 |
||||||
环保投资占比(%) |
22 |
施工工期 |
2 个月 |
||||||
是否开工建设 |
R 否
|
用地(用海) 面积(m2) |
5000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 (试行)中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本项目无专项设置情况。具体判定情况如表1-1所示。 表 1-1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表 |
||||||||
|
专项评 价的类别 |
涉及项目类别 |
本项目情况 |
是否设置专项 |
|
||||
大气 |
排放废气含有毒有害污染物 1、二噁英、苯并[a] 芘、氰化物、氯气且厂界外 500 米范围内有环境 空气保护目标2 的建设项目 |
项目周围 500m 范围内存在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但大气污染物不涉及有毒 有害污染物等,故不设大气专章。 |
否 |
||||||
地表水 |
新增工业废水直排建设项目(槽罐车外送污水处理厂的除外);新增废水 直排的污水集中处理厂。 |
本项目不涉及新增工业废水直排,运营过程产生的少量 生活污水依托现有 |
否 |
|
|
|
|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
|
|
后回用不外排。 |
||||||
环境风险 |
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 3 的建设项目。 |
据统计核算,本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 质的储存。 |
否 |
|||
|
取水口下游 500 米范围 |
本项目由市政供水管网统一供给,不涉及取水 |
|
|||
|
内有重要水生生物的自 |
|
||||
生态 |
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 场和洄游通道的新增河 |
否 |
||||
|
道取水的污染类建设项 |
|
||||
|
目 |
|
||||
海洋 |
直接向海排放污染物的 |
不涉及 |
否 |
|||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
||||||
注:1.废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指纳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 |
||||||
录》的污染物(不包括无排放标准的污染物)。 |
||||||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区、 |
||||||
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 |
||||||
3.临界量及其计算方法可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 |
||||||
术导则》(HJ169)附录B、附录C。 |
||||||
综上,项目不设置专章评价。 |
||||||
规划情况 |
无 |
|||||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
无 |
|||||
规划及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无 |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十一、石化化工:2、磷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中低品位磷矿、萤石矿采选与利用,磷矿、萤石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已于 2022 年 1 月 19 日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备案机关安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安宁市投资促进局)(安宁市粮食局)提供了备案信息,并取得了《云南省外商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号(项目代码):2201-530181-04-01-845551,详见附件 2。 因此,项目符合相关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 |
|
2.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
|||||
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 号)符合性分析 |
||||||
云南省人民政府于 2020 年 11 月 5 日发布了《云南省人 |
||||||
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 |
||||||
发〔2020〕29 号),主要目标为:到 2020 年底,初步建立以 |
||||||
“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实现成果共 |
||||||
享和应用,到 2025 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技术体系、政 |
||||||
策管理体系、数据共享系统和成果应用机制,形成以“三线一单” |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基础的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格局,实现 |
||||||
生态环境管理空间化、信息化、系统化、精细化,推动生态环 |
||||||
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 |
||||||
表 1-1 本项目与“云政发〔2020〕29 号”的相容性分析 |
||||||
|
相关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 合性 |
|
||
(一)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 间。 |
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 山口村黑土坡,所在地为工业建设用地,项目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因此,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
符合 |
|
|||
执行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云南省生 态保护红线》,将未划入生态保护红 |
||||||
线的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重要湿地、基 草原、生态公 |
||||||
益 、天然林等生态功能重要 生 态环境敏感区域划为一般生态空 |
||||||
间。 |
||||||
|
1、水环境质量底线。 到 2020 年底,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纳入 国家考核的 100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 |
根据《2020 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鸣矣 河通仙桥断面水质类别 为 V 类,与 2019 年相比, 水质类别保持不变;中滩闸门断面水质类别为劣 V 类,与 2019 年相比, 水质类别由 V 类下降为劣 V 类,污染程度明显加重;温泉大桥、富民大桥断面水质类别均为 V 类, 与 2019 年相比,水质类别均保持不变;普渡河桥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与 2019 年相比,水质类别由 |
符合 |
|
||
(二)环境质量底线 |
(达到或优于Ⅲ类)的 比例达到 73%以上、劣于Ⅴ类的比例控制在6% 以内,省级考核的 50 个 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 |
|||||
|
到水环境功能要求;九 大高原湖泊水质稳定改 |
|||||
|
善,达到考核目标;珠 |
|||||
|
江、长江 西南诸河流域 |
|||||
|
优 水体比例分别达到 |
|
|
|
68.7%、50% 91.7%以 上;州市级、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分别达到 97.2%、95%以上; 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 95%以上。到 2025 年,纳入国家和省级考核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重点区域、流域水 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巩固改善。到 2035 年,地表水体水质优良率全面提升,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消除劣Ⅴ类水体,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 稳定达标。 |
Ⅳ类提升为Ⅲ类,污染程度明显减轻。 项目运营过程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作人员依托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本项目无废水产生及外排,不会突破当地水环境质量底线。 |
|
|
2、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到 2020 年底,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 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 2015 年下降 1%;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物 (PM10)等主要污染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州市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97.2%以上。到 2025 年,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州市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到 2035 年,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州市级、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 准。 |
项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2020 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数据,安宁市建设有空气自动监测站,按《环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评价, 2020 年安宁市的二氧化硫( SO2 )、 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 ( PM10 )、 细 颗 粒 物 (PM2.5)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根据引用现状监测数据, 项目所在区域TSP 环境质量监测值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项目破碎及筛分粉尘经彩钢瓦遮挡, 向外扩散的很 少,不会突破环境空气质量底线。 |
符合 |
|
|||
3、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 线。 |
本项目占地类型为工矿 建设用地,且为在原有项 |
符 合 |
|
|
|
|
到 2020 年底,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 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 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 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 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80% 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 用率不低于 90%。到2025 年,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和污染地块 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 2035 年, 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 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 到全面管控。 |
目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本项目无新增占地,运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破碎及筛分粉尘,经彩钢瓦遮盖及洒水降尘后, 产生量小,对土壤的影响很小。 |
|
|
(三)资源利用上线 |
1、水资源利用上线。 到 2020 年底,全省年用 水总量控制在 214.6 亿立方米以内。 |
项目生产利用少量喷淋用水,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依托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生活区统一供给,洒水降尘用水由南侧水塘统一 供给,且用水量相对较小, 符合水资源利用上线。 |
符合 |
|
||
2、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到 2020 年底,全省耕地 保有量不低于 584.53 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489.4 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15.4 万公顷以内。 |
项目占地类型为工矿建设用地,面积为 5000m2,占地面积小,不涉及基本农田,符合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
符合 |
|
|||
3、能源利用上线。 到 2020 年底,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 年下降 14%,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 比重达到 42 。 |
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电、水,项目用水量、用电量相对较小,符合能源利用上线要求。 |
符合 |
|
|||
(四)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无相关成果 |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鼓励类,且不在《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 2019 年版)》中 |
符合 |
|
||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 |
|
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 号)的相关要求。 8.与《昆明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相符性分析 昆明市人民政府于 2021 年 11 月 25 日发布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昆明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昆政发〔2021〕21 号),意见中提出了昆明市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内容,项目与昆明市“三线一单”相符性见表 1-2: 表 1-2 与《昆明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相符性 分析 |
|||||
|
相关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 性 |
|
||
(一)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执行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云南省生态 保护红线》,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 4662.53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22.19%。生态保护红线区按照国家和云南省颁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有关管 控政策办法执行,原则上按禁止开发 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 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 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 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 变。 |
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山口村黑土坡,所在地为项目原有用地,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
符符合 |
|
|||
(二)环境质量底线 |
到 2025 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主城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 99% 以上,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主城区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 稳定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上。 纳入国家和省级考核的 |
项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标准。根据《2020 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数据,安宁市建设有空气自动监测站,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评价,2020 年安宁市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达到二级标准。根据引 |
符符合 |
|
|
|
|
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滇池流域、阳宗海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滇池草海水质达Ⅳ类,滇池外海水质达Ⅳ类(化学需氧量≤ 40 毫克/ 升), 阳宗海水质达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巩固改善。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逐步改善全市土壤环境质量,遏制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云南省考核要求。 到 2035 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区域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各县(市) 区、开发(度假)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表水体水质优良率全面提升,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消除劣Ⅴ 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
用现状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TSP 环境质量监测值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项目破碎及筛分粉尘经彩钢瓦遮挡,向外扩散的很少,不会突破环境空气质量底线。 根据《2020 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鸣矣河通仙桥断面水质类别为 V 类,与 2019 年相比,水质类别保持不变;中滩闸门断面水质类别为劣 V 类,与 2019 年相比,水质类别由 V 类下降为劣 V 类,污染程度明显加重;温泉大桥、富民大桥断面水质类别均为 V 类,与 2019 年相比,水质类别均保持不变;普渡河桥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与2019 年相比,水质类别由Ⅳ类提升为Ⅲ类,污染程度明显减轻。 项目运营过程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作人员依托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本项目无废水产生及外排,不会突破当地水环境质量底 线。 本项目占地类型为工业建设用地,且为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扩 建,本项目无新增占地, 运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破碎及筛分粉尘,经彩钢瓦遮盖及洒水降尘后,产生量小, 对土壤的影响很小。 |
|
|
(三)资源利用 上线 |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 求和规划,按时完成全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 |
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系 统提供,且用水量相对较小,符合水资源利用 |
符合 |
|
|
|
|
制纳污“三条红线”水资源上限控制指标;按时完成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土地资源利用上限控制指标;按时完成单位GDP 能耗下降率、能源 消费总量等能源控制指标。 |
上线。项目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符合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电、水, 项目用水量、用电量相对较小,符合能源利用上线要求。 |
|
|
|||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安宁市一般管控单元 |
一般管控单元 |
空间布局约束 |
倒有毒有害物质。 |
(2019 年版)》中。
|
符合 |
|
||
污染物排放管 控 |
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 |
本项目不属于“两高” 行业。 |
符合 |
|
|||||
环境风险防控 |
学校、医疗和养老 |
|
符合 |
|
|
|
|
|
|
|
机构。 |
|
|
|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与昆明市“三线一单”相关要求符合。 2、项目与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 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镇山口村黑土坡,从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可知,项目东面、西北面及西南面有闲置的养殖大棚(养鸡),距离项目最近的保护目标为东北面 600m 处的山口村。 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噪声、固废等均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噪声厂界能够达标排放; 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依托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固废的处置率为 100%,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北面 631m 处的山口村,距离较远, 产生的废气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后对其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周边的企业对本项目不存在制约因素,因此,本项目与区域环境相容。 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镇县街镇山口村黑土坡,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严格按照本环评的要求建设,不会改变评价区域的环境功能,且经过本环评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外排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与周围环境相容。 综上,本项目选址合理。 |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建设内容 |
1、项目由来 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成立于 1997 年 5 月 15 日,经营范围:磷矿开采、销售、加工;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建设单位于 1998 年建设了本项目,且于 1998 年 10 月 6 日取得安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建安宁市县街乡云龙山磷矿石加工厂的环保审批意见”。建设单位在取得环保审批意见后于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安装磷矿加工设施,安装好后由于公司经营模式变更及受市场对磷矿需求所影响, 未进行投入生产加工,故该项目设备安装后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也未进行竣工环保验收。 2000 年初,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于安宁市县街镇山口村东南建设一个“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擦洗项目”,建设规模为磷矿精矿生产能力 20 万 t/a。2017年 11 月 9 日该项目取得安宁市环境保护局文件(安环保复〔2017〕164 号)《安 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擦洗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批复》,并于 2017 年 11 月 21 日取得了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擦洗)排污许可证(有效日期 2017 年 11 月 21 日至 2022 年 11 月 21 日)。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为使该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中低品位磷矿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决定对本原有项目进行改扩建完善后,投入运营,利用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擦洗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中低品位磷矿进行进一步破碎筛分后形成可出售的高品位磷矿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中“第八、非金属矿采选业,12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中的‘单独的矿石破碎、集运”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的委托(详见附件 1),我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 编制完成了《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中、低品位磷矿石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供建设单位上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作为该项 目环境管理的依据。 |
|
2、项目概况
(5)占地面积:5000m2
8h,年工作时间 300 天
3、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在原有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主要扩建内容包括:完善加工生产线的防尘遮挡措施,建设完善项目堆场及项目周边截排水沟等,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 2-1。 表 2-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
|||||
|
工程 类别 |
工程名称 |
建设内容 |
备注 |
|
|
主体工程 |
磷矿石加工区破 碎、筛分区 |
位于厂区内中部,占地面积 300m2,设置矿石破碎、筛分生产线 1 条,密闭生产。项目矿石破碎、筛分设备沿用原有设备,不新增生产设施,本次扩建对生产加工区设 置彩钢封闭遮盖,以达到密闭生产的要求,预留物料进、 出口。 |
沿用生产设备,新建密闭措施 |
|
||
原料堆场 |
项目共设置 1 个原料堆场,占地面积约 500m2,主要用于 堆存中、低品位磷矿石料,露天堆放。 |
利用原有 |
|
|||
成品堆场 |
项目成品堆场面积约 3000m2,主要用于堆存成品,成品主要是公分石、瓜子石、石粉,堆放场地面硬化,利用洒水车对堆料场定期洒水降尘。细砂堆料场表面加盖防 风抑尘网。 |
新建 |
|
|||
辅助工程 |
场区道路 |
场区道路用以连通场区内部各功能区的道路,从成品堆场连接项目西侧的摩礼公路平均运距长约 70m,为泥结 碎石路面。 |
依托原有 |
|
||
集成式配 电箱 |
1 个,位于生产加工区西侧。 |
依托原有 |
|
|||
公用工程 |
供电 |
由附近村庄引入,由街道供电局供给。 |
依托原有 |
|
||
供水 |
洒水降尘用水来自周边村庄自来水管网。 |
依托原有 |
|
|||
排水 |
项目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项目区雨水沟汇集 后排入周边道路雨水沟。本项目无生活污水产生。 |
新建 |
|
|
|
环保工程 |
废气 |
车辆运 输粉尘 |
对项目区运输道路及时清扫路面,利用公司已 有洒水车定期对项目场内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
依托 |
|
原料堆 放粉尘 |
利用公司已有洒水车定期对项目场内道路进 行洒水降尘。 |
依托 |
|
||||
成品装 卸 |
堆放场设置覆盖措施,利用洒水车定期洒水降 尘。 |
新建 |
|
||||
生产加工粉尘 (破碎筛分) |
|
新建 |
|
||||
废水 |
初期雨水收集 |
设置于成品堆场东侧,1 个,容积为 30m3, 初期雨水经收集、澄清后用泵抽至项目区洒水降尘。 初期雨水收集管沿成品堆放区周边铺设。 |
新建 |
|
|||
噪声 |
破碎、筛分设备减振、厂房隔声。 |
新建 |
|
||||
固废 |
生活垃圾 |
本项目不设置办公生活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 活垃圾依托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生活区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统一处置。 |
依托 |
|
|||
危险废物 |
本项目产生的生产设备废弃机油经收集后统一暂存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统一设置的废机油暂存间内,由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统一委托处置,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危险废物 暂存间。 |
依托 |
|
||||
4、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 2-2。 表 2-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台) 1 给料仓 / 1 2 鄂式破碎机 PEF1000×1200 1 3 振动筛 3YZ1236 1
6 变压器 S13-100-10kV 1
5、项目产品方案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产品方案详见表 2-3。 表 2-3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6、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 |
项目使用主要原辅材料用量详见表 2-4 所示。
表 2-4 项目主要原辅料及其用量一览表
原料名称 |
单位 |
需求量 |
主要成分 |
含量 |
来源 |
投入 |
|||||
磷矿石原矿 |
t/a |
106600 |
P2O5 |
22.04 |
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 区 |
产出 |
|||||
磷矿石 |
t/a |
100000 |
P2O5 |
28.64 |
|
砂石 |
t/a |
6600 |
|
|
|
7、公用工程
①给排水
给水:生产用水为取用山口水库。
山口水库位于云龙山磷矿二采区北面,山口大沟下游,为地下水的排泄区, 水域面积约 25 亩,接受地表水、大气降水、相邻含水层补给,汇水面积较大, 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大。目前该水库已被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租用,作为该公司的生产水储存设施。
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项目区雨水沟汇集后排入周边道路雨水沟, 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
②供电系统
供电由附近村庄引入,由街道供电局供给。
- 依托工程
- 办公生活设施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依托工程
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办公生活区,工作人员主要为北侧山口村村民,共 3 人, 不在项目区内食宿,管理人员统一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区统一办公生活,其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该生活区污水收集及处理站统一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也由该生活区生活垃圾收集桶统一收集后统一清运。
据现场勘察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可知,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区位于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东北侧约 400m 处,为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配套的附属工程,该项目于 2015 年 6 月 23 日取得《滇中产业集聚区(新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环境影
响报告书的批复》(滇中环审〔2015〕42 号),于 2015 年 6 月 23 日取得云南滇中新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对《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批复(滇中环复〔2017〕42 号),根据《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该项目办公生活区共占地面积 0.32hm2,场地内主要建设有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配电室、库房、机修间等。配套建设有一个容积为 10m3 的生活污水收集池,1 个容积为 1m3 的机修废水隔油池,1 个容积为 3m3 的生活污水隔油池,以及一套处理规模为 5m3/d的污水处理站。
本项目管理人员不新增,与现有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一致,原管理人员即统一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统一办公,故无新增废水产生。
- 环保设施依托工程
本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少量废机械润滑油或机油经收集后依托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已有危险废物暂存间统一暂存,后由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统一委托清运处置,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
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配置有 3 辆洒水车,该洒水车同时对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及安宁市县街云龙山磷矿擦洗厂定期洒水降尘,故为减少投入,该洒水车同时也对本项目进行定期洒水降尘,本项目不再重新购置洒水车。
- 项目总平面布置
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山口村黑土坡,项目区呈南北走向的不规则形状, 西侧紧临摩礼公路,南北侧各设一个出入口,共 2 个出入口,其中一个位于南侧,连接摩礼公路,为原料堆场出入口,另外一个出入口位于项目北侧,连接摩礼公路,为成品出入口。项目区主要布置为原料堆场,生产加工区及成品堆场,其中原料堆场位于项目南部,生产加工设备位于厂区中部,北部为成品堆场。各功能单元分区明确,组织有序。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合理的。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4。
-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2-5。
表 2-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指标 |
1 |
项目占地面积 |
m2 |
5000 |
2 |
总建筑面积 |
m2 |
3300 |
3 |
工作人数 |
人 |
3 |
4 |
项目总投资 |
万元 |
10 |
4.1 |
环保投资 |
万元 |
22 |
-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 3 人。不在项目区内食宿,年工作日 300 天,每天工作一
班,每班工作 8 小时,项目区不设食舍。
- 施工进度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 5 人,建设周期为2 个月,拟于2022 年04 月开工建设,
2022 年06 月竣工。施工期施工人员均不在项目内食宿。
- 项目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22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 22%,
详见表 2-6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表 2-6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阶段 |
环保 |
项目建设内容 |
规模 |
环保投资 (万元) |
施工期 |
施工固体废物 |
及时清运 |
1.0 |
|
噪声防治 |
白天施工,使用低噪声装修设备 |
1.5 |
||
洒水降尘措施 |
洒水车洒水降尘 |
1.0 |
||
运营期 |
废水 |
厂区周边截排水 沟 |
沿成品堆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引至初期 雨水收集池 |
2.5 |
初期雨水收集池 |
容积 30m3 |
4.5 |
||
废气 |
成品装卸粉尘 |
①设置喷淋洒水装置,并配套相应的水箱,喷淋有效范围能覆盖整个堆场,确保满足堆场防尘要求。②粗砂、细砂堆料场 表面加盖防风抑尘网。 |
4.0 |
|
破碎、筛分粉尘 |
破碎筛分加工区采用彩钢瓦密闭生产车间,破碎机进料口设置喷淋装置,湿法破 碎。 |
4.5 |
||
皮带输送 |
全密闭 |
1.0 |
||
噪声 |
减震、厂房隔声 |
2.0 |
||
合计 |
22 |
14、水平衡
项目运营期间生产用水主要是降尘用水。
- 工作人员用排水
项目共计工作人员 3 人,管理工作人员 1 人,均不在项目区食宿,工作人员为北侧山口村村民,其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村庄污水收集系统。管理工作人员统一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区统一办公生活,其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该生活区污水收集及处理站统一处理。
- 厂区降尘用水
项目区非雨天需洒水降尘面积(主要为厂区道路、砂石料堆放区和生产区等)共约 2500m2。根据《云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全年非雨天按 215 天计, 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 用水定额》(DB53/T168-2019)场地浇洒用水量按 2.0L/
(m2·次);则降尘用水量约 5m³/d ,1075m³/a ,该用水蒸发耗损,不产生废水。
- 初期雨水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沟道外排,其中初期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回用。本项目汇水面积为 3000m2。
根据段燕楠.王赟.杨芳园.刘彬.周稀.《昆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算与对比[J]. 气象科技》2017.45(1):86-90 推荐的最优公示,计算当地暴雨径流量,并确定雨水量。
式中: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重现期,设计重现期取 20a; t—降雨历时(分),取 15min;经计算,昆明市暴雨强度为 374.96L/s.ha。另外根据雨水量公式:
Q=qFψT
式中:
Q—雨水排放量
F—汇水面积(公顷) Ψ—为径流系数,取 0.25
T—为收水时间,一般取 15min
项目集雨面积 3000m2(0.3 公顷),经计算,项目区理论雨水径流一次产生量为 25.3m³,即初期雨水收集池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 25.3m³。考虑 1.2 的安全系数,环评提出在工业场地内设置 1 个容积为 30m³的初期雨水收集池。
|
根据安宁市气象资料,年降雨天按 133 天计算,则项目初期雨水产生量为3364.9m³/a,则项目运营期初期雨水产生量为 11.22m³/d,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非雨天回用于洒水降尘。 (4)喷淋设备用水 本项目设置 1 套喷淋设施对项目破碎机进行喷淋湿式破碎。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喷淋设备用水量为 1.5m³/d ,450m³/a 。 项目的用水及废水产生情况见表 2-7,项目水量平衡图见图 2-1。 表 2-7 项目用水量及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1.5
新 非雨天 鲜 6.5 1.5 喷淋 水 雨天 1.5 用水 5 非雨天5 厂区洒水 25.3 雨天 0 降尘用水 初期雨水 25.3 初期雨水收集池 25.3 厂区降尘洒水
图2-1 项目水量平衡图 单位:m3/d |
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 |
1.施工期工艺流程 根据现场勘察及对建设单位调查核实,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如破碎机、振动筛及皮带输送机等均沿用原有项目设备,本次不新增安装,本次扩建主要建设内容为于破碎机、振动筛及皮带输送机等设置封闭生产车间,即于生产加工区设置三面彩钢瓦围挡,传送带密封及传送带下料口设铁皮圆筒等防尘筒;于成品堆场东侧挖设截排水沟及初期雨水收集池等,施工工程量很小。 类比同类项目施工实际,项目施工工艺较为简单,施工过程中主要污染物 为粉尘、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 |
垃圾。
![]() |
图 2-2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
- 土石方工程
目前项目拟建场地原料堆放区及成品堆放区已平整,施工期主要为给料机、破碎机、筛分机、运输皮带等设置封闭彩钢棚,以及设置场区周边截排水沟和初期雨水收集池涉及土石方工程,挖填方较小,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噪声。
- 基础工程
项目基础工程主要为生产加工区域设置封闭彩钢棚加工区,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机械噪声。
- 建筑结构
项目给料机、破碎机、筛分机、运输皮带等采用彩钢瓦封闭,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机械噪声。
- 营运期工艺流程
本项目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详见图 2-3。
|
|
磷矿石原料 |
|
|
|
|
|||
机械装运 粉尘、噪声 粉尘、噪声
喂料口、振 喷淋抑尘设备 动式给料机
颚式破碎机
粉尘、噪声 反击破碎机 彩钢瓦封闭式生产车间 振动筛
成品堆场 洒水降尘 图 2-3 项目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工艺流程简述:
中、低位品磷矿石由装载机直接卸入喂料机,通过给料口进入破碎机。
进入破碎机的磷矿石经破碎机进行破碎,将大块物料破碎成中等块度物料。破碎过程产生粉尘、噪声。
经破碎后的净石料经过输送带输送至平面振动筛进行筛分,最终筛分为公分石、瓜子石、石粉,共 3 类产品,筛下料由皮带输送至产品堆场储存待售。 |
污染 类别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名称 |
性质 |
主要污染因子 |
|
废气 |
施工期 |
施工场地 |
粉尘 |
无组织 |
颗粒物 |
施工机械 |
燃油尾气 |
总烃、CO、NOx |
|||
运营期 |
加工、运输 及装卸粉尘 |
颗粒物 |
无组织 |
颗粒物 |
|
废水 |
施工期 |
废水 |
施工废水 |
短期 |
SS 等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短期 |
COD、BOD5、SS、 氨氮、总磷等 |
|||
运营期 |
初期雨水 |
初期雨水 |
间断 |
S |
|
噪声 |
施工期 |
施工过程 |
机械噪声 |
短期 |
Leq(A) |
运营期 |
设备 |
噪声 |
间断 |
Leq(A) |
|
固体废物 |
施工期 |
一般固体废物 |
建筑垃圾 |
一般固废 |
/ |
生活垃圾 |
一般固废 |
/ |
|||
运营期 |
初期雨水沉 淀池 |
沉淀池污泥 |
一般固废 |
污泥 |
|
危险废物 |
废润滑油 |
危险废物 |
废矿物油 |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
一、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1、原有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镇山口村黑土坡,原有项目总占地面积 5000 ㎡,原有项目主要是外购磷矿石经破碎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磷矿石,生产规模为年产磷精矿 12 万吨。根据现场勘查及对建设单位调查核实,本条生产线未进行生产, 现场仍保留有磷矿生产线。 2、原有项目环评情况 原有项目于 1998 年建设了本项目,于 1998 年 10 月 6 日取得安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建安宁市县街乡云龙山磷矿石加工厂的环保审批意见。公司取得环保审批意见后于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安装磷矿加工设施,安装好后由于公司经营模式变更及市场需求所影响,未进行投入加工生产,故该项目设备安装后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也未进行竣工环保验收。 3、原有项目生产情况 原有项目从建成至今一直未投入生产运行。 4、原有项目产排污情况
项目原矿均采用露天堆放方式,由于风力吹杨会造成扬尘污染。另外本项目运输使用汽车,车辆装卸矿石过程也会产生扬尘,扬尘为无组织排放。 因本项目建成至今一直未投入运行,据现场勘查,项目现场仅少量堆存部分中低品位原磷矿,产尘量很少。
项目无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产生,不外排。
由于原项目自建成运行至今一直未投入运行,故无固体废物产生。
噪声源主要有颚式破碎机、振动筛等,噪声源强约 90~100dB(A)。因项目处于停产状态,故无噪声影响产生。 5、原有项目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
根据现场勘查,因项目未投入运营,不存在环境问题,原有项目仅建成破碎、筛分生产线,其余各项环保措施均未建设,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均为露天堆场,堆场周边也未设置有截排水沟,场地内也未硬化。
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根据现场踏勘,现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详见表 2-9。
表 2-9 现有项目现场环保排查情况表
污染类型及污 染物 |
现状排 |
存在问题 说明 |
整改建议 |
||
大气环境影响 |
生产过程 |
无组织粉尘 |
|
生产线现状无任何防尘措施 |
加强管理,对生产加工区设置彩钢瓦封闭式生产车间, 可大大减少扬尘量。 |
|
项目成品堆场为露天堆场, 场地内未进行硬 化,易造成动力起尘及堆场扬尘。 |
对项目成品堆场设置四边围挡+顶棚+围挡四周喷淋设 施,围挡与顶棚密闭衔接, 出入口设置活动门。地面硬化,堆料全部进堆棚堆存, 不进行露天堆存。 |
|||
水环境影响 |
生产过程 |
初期雨水 |
|
项目未设置有截排水沟及初期雨水收集池 |
完善项目场区周边截排水 沟,将加工地面及堆料场周边冲刷雨水完全引入初期雨水深沉池内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山口村黑土坡,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根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0 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20 年昆明市所辖 9 个县(市)区:东川区、晋宁区、安宁市、嵩明县、石 林县、富民县、宜良县、禄劝县、寻甸县共建有空气监测站 9 个(含 1 个参照点),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项目区周围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环境空气质量可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针对本项目特点,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以颗粒物为主,本次评价未对特征污染因子进行单独检测,引用周边项目环境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本次评价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引用昆明安宁双盈磷化工有限公司砂石料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昆明安宁双盈磷化工有限公司 2022 年 2 月 17 日~2 月 20 日委托云南中科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昆明安宁双盈磷化工有限公司砂石料加工建设项目厂区下风向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中 TSP 现状进行了监测,该监测点位于本项目北侧 3.9km 处,该监测数据时效在三年内,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中特征因子现状评价可引用建设项目周边 5km 范围内近 3 年的现有监测数据的要求。 具体监测情况如下: 表 3-1 引用 TSP 日平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mg/m3 |
|||||||||
|
监测点位 |
与本项目距离 |
监测因子 |
评价标准 |
日平均浓度范 围 |
最大浓度占标 率/% |
超标率/% |
达标情况 |
|
|
|
昆明安宁双盈磷化工有限公司砂石料加工建设项目厂区 下风向 |
北侧 3.9km |
TSP |
300 |
124~133 |
44.3 |
0 |
达标 |
|
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中 TSP 指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引用数据具体监测结果如下: 表 3-2 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引用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m3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主要为项目东面 2800m 的鸣矣河,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发布的《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4 年修订版)》,螳螂川-普渡河:鸣矣河通仙桥断面水质类别为 V 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 类水标准。 根据安宁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19 日发布的《2021 年 1 季度安宁市地表水水质状况》结果显示,2021 年 1 季度,鸣矣河通仙桥断面水质类别为Ⅲ 类,鸣矣河水质达到 GB3838-2002《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项目位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区域。
项目区域内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根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0 年度昆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20 年,安宁市昼间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 47.3 分贝,2019 年昆明市各县(市) 区区域环境昼间噪声等效声级总体水平达一级(较好)和四级(较差)之间, 与上年相比,2019 年安宁市的区域环境昼间噪声等级声级上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 项目厂界 50m 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无需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 |
|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①动物资源现状 目前项目区已有企业在场地内生产,人为开发严重,评价区内常见的野生动物均为伴人居性强,环境适应范围广,属于常见的种类。项目评价区野生动物以鸟类居多,也多为区域常见的广布种,常见的动物主要有鼠、麻雀等小型动物,项目评价区未发现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②植被现状 本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山口村黑土坡,项目所在区已有企业在生产, 故项目所在区域由于人为干扰较严重,项目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为暖温性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生态环境一般。项目区未发现古树名木、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风景名胜区。 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 A,本项目属于“J 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57.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其他-报告表”该类报告表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规定的一般性原则,此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因此,本项目不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 6、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 A,本项目行业类别“其他”为 IV 类。因此,本次环评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因此, 本项目不对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 |
环境保护目标 |
本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县山口村黑土坡,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四周均为磷矿石成品或者原料堆场及磷矿加工生产线,距离项目最近的保护目标为项目东北侧 631m 处的山口村。项目周边环境关系详见附图 5。 根据环办环评〔2020〕33 号附件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保护目标设置范围如下: 1.大气环境:项目周边 500 米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项目 |
最近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东北侧 631m 处的大地村,在 500 米范围内共无环境空气敏感点,详见表 3-3。
表 3 - 3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
-
- 地表水环境:项目最近地表水为项目东侧 2800m 处的鸣矣河,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外排,生产过程主要为破碎喷淋用水及洒水降尘用水,全部进入成品或蒸发,无废水产生。项目无污水外排,地表水环境的评价等级为三级B,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进行废水外排的可行性、可靠性分析。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本项目不涉及以上区域,因此无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 声环境:项目最近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东北侧 631m 处的大地村,不在
50 米范围内,因此本项目无声环境保护目标。
-
- 地下水环境:项目厂界外 500 米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项目无地下水保护目标。
- 生态环境:项目场地及周边 200m 范围内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物种,以及地方狭域植物种类分布,也无古树名木。无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受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及关注物种,同时也无当地特有物种,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勘查及资料收集,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中环境保护目标设置要求,本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大气环境空气中东北侧约 631m 处的大地村。
|
1、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
(1)施工期无组织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
表 2 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标准值摘录见表 3-4 所示。 |
|
表 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摘录) |
|
(2)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无组织粉尘报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
(GB16297-1996)表 2 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值详见表 3-4。 |
|
2.废水 |
|
本项目不产生废水,无废水外排,不设污水排放标准。 |
|
3.噪声 |
|
(1)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
标准值,具体见表 3-5。 表 3-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值 单位:dB(A) |
|
(2)运营期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
(GB12348-2008)2 类标准,临近摩礼公路一侧(西侧)执行 4 类标准。标 |
|
准限值见表 3-5。 |
|
表 3-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
|
4.固废 |
|
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
|
(GB18599-2020);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 |
|
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2013 年)、《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
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要求。 |
总量控制指标 |
结合区域环境容量、污染源情况,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如下:
无组织:颗粒物 3.7597t/a。
项目不产生废水,无废水外排,因此本项目不设废水总量控制指标。
固体废物处置率为 100%。 |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
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内食宿,高峰期施工人员约 5 人,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雨天地表径流,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土地平整、建设材料装卸、堆放和运输、建筑垃圾堆放和运出、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行驶等,属于无组织排放。为抑制施工扬尘等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期拟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粉尘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标准,即: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 1.2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 施工机械一般燃用柴油作动力,开动时会产生一些燃油废气;施工运输车辆 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机动车尾气。因此,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 |
排放污染物主要为 CO、NOx、HC。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尾气的产生量与施工阶段,所用的施工机械种类、数量,使用频率及强度等有很大关系。一般车辆在减速行驶时燃油尾气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较小。运输车辆等在施工场区减速慢行,减少燃油尾气的影响。施工机械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其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减少燃油尾气的排放。
-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为 5 人,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过程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极少量的洗手等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现场洒水降尘, 不外排。
项目施工期间的废水还包括雨天地表径流形成的泥浆水以及其中所携带的污染物。本项目施工期为 2022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考虑到当施工场地遭遇暴雨的冲刷,雨水收集于雨水收集池(已建)后,存储于沉淀池及蓄水池中,待晴天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
-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噪声防治措施:
- 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产生高噪声的现象,同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 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对高噪声且固定设备加装减震垫;
- 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和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夜间(22:00~次日
6:00)进行施工;
- 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保证场内运输畅通,减少噪声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产,
|
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施工机械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噪声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2011) 标准要求,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施工期噪声影响为短期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昆政办(2011)88 号)的要求,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至管理部门指定的消纳填埋场。
5、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把水土流失降低至最低水平。 |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 |
本项目污染物产排根据项目实际结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884-2018)采用 污染源系数法进行核算。根据本项目的性质和特点,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及污 |
保护 染因子见表 4-1。
措施
表 4-1 项目运营期污染源及污染因子
污染类别 |
污染源 |
污染因子 |
废气 |
破碎、筛分过程 |
颗粒物 |
废水 |
项目堆场区 |
初期雨水 |
噪声 |
设备噪声 |
Leq(A) |
固废 |
生产过程 |
废弃土石 |
设备润滑 |
废机油 |
-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无组织粉尘和燃油废气。包括:车辆运输扬尘、物料堆放扬尘、物料装卸扬尘、颚式破碎机进料口铲装扬尘、破碎机破碎粉尘、筛分机筛分粉尘、皮带输送粉尘、机械和车辆废气。各个废气的产生环节废气产生量核算如下:
-
- 污染源产排情况
- 车辆运输扬尘
汽车在项目场地运输原料和成品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扬尘(以TSP 计), 其产尘强度与路面种类、季节干湿以及汽车运行速度等因素有关,项目场地生产条件不同,起尘量差异也很大。(以年产 300 天,每天生产 8 小时计)根据工程交通运输起尘量的计算公式,道路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公式如下:
![]() |
式中: QP —— 道路扬尘量 ,( kg/ km• 辆 ); Q′P —— 总扬尘量 ,( kg/ a );
V——车辆速度,20km/h; M——车辆载重,20t/辆;
P——路面灰尘覆盖率,0.2kg/m2; L——运距,1km;
Q——运输量,10 万 t/a。
经计算,道路扬尘产生量约为 3.816t/a,产生速率为 1.59kg/h。项目通过洒水降尘及加强路面养护、做好运输车辆车厢防漏措施后,除尘效率 70%, 最终粉尘排放量为 1.145t/a,排放速率为 0.477kg/h。
- 堆场扬尘
目前对于砂石料堆场等超大粒径(粒径 0-80mm)扬尘量尚无成熟可靠的数学模型,扬尘产生量均采取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干堆扬尘计算公进行计算。
Q=4.23×10
式中:Q—起尘强度,mg/s;
-4 4.9
×V ×S
V—堆场所在地风速,m/s;
2
S 一表示面积(单位 m );
根据上式,取当地年平均风速 V=2.1m/s,原料区及成品区面积为 3500m2,则扬尘产生量为 56.1mg/s,1.62kg/d,0.485t/a;运营过程中对成品区及原料区堆场表面采用洒水车定时洒水降尘,保持砂堆表层湿润度,以防止粉尘飞扬,降尘率可达 80%,则堆场扬尘排放量为 0.097t/a,0.04kg/h。堆场扬尘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面源排放。
- 装卸扬尘
原料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当运输车辆进入原料堆场卸石料、铲车装石料时产生的粉尘量由装卸高度、车辆吨位、物料含水率和地面风速决定。原料堆场装卸过程的主要产污环节是铲车装卸和场地内倒运石料。
计算公式如下:
![]() |
式中:Q2——起尘量,mg/s;
M——车辆吨位,t,取 30t;
U——堆场年平均风速,m/s;取 2.1m/s; H——物料装卸高度,m;取 0.5m;
W——物料含水率,%;取 12%。
该公式适用于无人工增湿、晴天、自然状态下的原料装卸过程的起尘量计算,由计算可知,本项目原料在装卸过程中起尘速率为 30.42mg/s,按每年300 天,每天 1h 的装卸、倒运时间计算,项目石料堆装卸倒运过程起尘量为
0.032t/a。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在对原料区及成品区四周设置喷淋降尘设施, 同时应尽可能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装卸,并规范作业、降低卸料高度等。在采取上述措施的情况下,粉尘可抑制 90%,则项目原料堆放区及成品堆放区装卸作业粉尘排放量约为 0.0032t/a,0.0004kg/h,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 破碎、筛分粉尘
石料破碎和筛分会产生扬尘,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第十八章,本项目属于粒料加工,产品分为特定粒径范围的级别。所以项目在破碎和筛分工序中的逸散尘排放计算依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 275 页的统计表格系数进行核算。本项目涉及到破碎和筛分,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第十八章的粒料划分,本项目的原料加工属于石料类。破碎和筛分的产尘系数为 0.25kg/t 物料,本项目原材料碎石用量为 100000t/a,则根据产尘系数核算,破碎和筛分产尘量为 25t/a,10.42kg/h(以年产 300 天,每天生产 8 小时计)。
本环评要求对破碎(破碎机进料口设置洒水喷淋设施,四边围挡+顶棚遮盖),进行湿法破碎,破碎及筛分工段均布置于密闭的彩钢瓦生产车间内。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75%~85%粒料加工厂主要控制方式为湿法抑制(喷淋降尘),在破碎工序,可使用湿法抑制和遮挡阻隔减少粉尘产生,因此,项目采用的处理措施可行。
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项目破碎机进料口设置洒水喷淋设施, 破碎及筛分工序均布置于密闭的彩钢瓦生产车间内,可减少 90%粉尘产生量, 处理后粉尘产生量为 2.5t/a,1.04kg/h,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 皮带输送粉尘
项目矿石从破碎及筛分工序出料后需要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堆场暂存,在
此过程中传送带及下料口均会有扬尘产生;本项目传送带石料运输量按最大年开采量 10 万吨计,本评价参照《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粒料加工逸尘排放因子进行污染物核算,同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传送带产污系数按 0.00145kg/t 计,则传送带运送粉尘产生量为 0.145t/a。本项目改扩建后传送带改建为全线密闭输送,采用钢架结构+篷布封闭;传送带集中下料口安装抑尘设施(如帆布、软管、铁皮圆筒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抑制率约为 90%,则传送带粉尘排放量为 0.0145t/a,排放速率为0.006kg/h(按年工作 300d,每天工作 8h 计)。
- 车辆尾气
项目运营过程中废气主要为装载机运行产生的废气、运输车辆产生的车辆尾气,主要成份是 CH 类化合物、CO 和 NOx,排放量较小,属无组织排放,采用合理安排机械使用时间、车辆限速限载等措施减少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废气的产生。
综上所述,项目废气产排量统计详见表 4-2。
表 4-2 项目废气产排汇总
序 号 |
污染因子 |
排放源 |
产生量 (t/a) |
治理措施 |
去除效率 |
排放速 率 kg/h |
排放量 t/a |
1 |
无组织扬尘及粉尘 (TSP) |
车辆扬尘 |
3.816 |
洒水车洒水降尘 |
去除效率 70% |
0.477 |
1.145 |
2 |
堆场扬尘 |
0.485 |
洒水降尘、加盖防 风抑尘网 |
去除效率 80% |
0.04 |
0.097 |
|
3 |
装卸扬尘 |
0.032 |
洒水降尘 |
90% |
0.0004 |
0.0032 |
|
4 |
破碎筛分粉 尘 |
25 |
湿法破碎、封闭车 间 |
90% |
1.04 |
2.5 |
|
5 |
传送带粉尘 |
1.45 |
全线密闭输送 |
90% |
0.006 |
0.0145 |
|
6 |
小计 |
259.412 |
/ |
/ |
1.5634 |
3.7597 |
|
7 |
CO、NOx |
运输车辆尾气 |
少量 |
大气稀释扩散 |
/ |
少量 |
-
-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位于安宁市县街乡山口村黑土坡,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颗粒物 TSP 的浓度值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标准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排放方式为无组织。
项目在原料堆场、道路运输、成品堆场、破碎及筛分和装卸过程均会产生含颗粒物废气。项目拟将破碎及筛分工序布置在密闭的彩钢瓦生产车间, 同时于破碎进料口设置喷淋装置,采取湿法破碎;堆场加盖防风抑尘网,并采取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以降低动力扬尘产生量,对厂内车辆进行限速, 对车辆及道路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以降低无组织颗粒物排放量。项目 500m范围内无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东北侧 631m 处的山口村,位于本项目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综上本项目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之间距离较远,且保护目标位于项目的上风向,项目对周边保护目标影响很小。根据类比安宁市同类砂石料厂项目,本项目与“安宁市攀昆铁粉制品厂改
扩建项目”采取相同的环保措施,经过监测后,数据达标,于 2021 年 6 月 25 日验收,即项目严格按照上述环保措施,能达到环保措施要求,综上所述, 环保废气处理措施可行。
-
- 运营期废气监测计划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8)中废气监测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监测计划详见表 4-3。
表 4-3 废气污染源监测计划表
监测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参数 |
监测频率 |
执行标准 |
无组织废气 |
项目厂界上风向 1 个 点、下风向 3 个点 |
颗粒物 |
1 次/半年 |
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
-
-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项目运营期过程产生的各类颗粒物污染物经洒水降尘后均可达标排放,因此,项目内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评价认为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可接受。
- 运营期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 废水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方式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本项目不设食宿区,管理人员统一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区统一办公生活,其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该生活区污水收集及处理站统一处理,其余工作人员均各自回家,产生的生活污水也依托村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项目生产不产生废水。
(1)初期雨水收集池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现有项目初期雨水产生量为 25.3m³/ 次,3364.9m³/a , 本项目拟设置的初期雨水收集池的总容积为 30m³,经沉淀后的初期雨水回用于项目区非雨天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初期雨水设置在项目地势较低的东北一侧。
-
- 污水处置可行性分析
①生活废水依托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办公生活区,工作人员由建设单位现有工作人员统一调配,不新增,共 3 人,工作人员均为周边村民,不在项目区内食宿,管理人员统一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区统一办公生活,其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该生活区污水收集及处理站统一处理,后暂存于 10m3 的污水收集池中,晴天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及绿化浇灌,废水不外排。
据现场勘察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可知,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集中办公区位于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东北侧约 400m 处,为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配套的附属工程,该项目于 2015 年 6 月 23 日取得《滇中产业集聚区(新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滇中环审〔2015〕42 号),于 2015 年 6
月 23 日取得云南滇中新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对《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批复(滇中环复〔2017〕42 号),根据《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安宁市县街磷矿区云龙山磷矿二采区露天开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该项目办公生活区共占地面积 0.32hm2,场地内主要建设有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配电室、库房、机修间等。配套建设有一个容积为 10m3 的生活污水收集池,1 个容积为 1m3 的机修废水隔油池,1 个容积为 3m3 的生活污水隔油池,以及一套处理规模为 5m3/d 的污水处理站。
|
本项目管理人员不新增,与现有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一致,原管理人员即统一于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统一办公,故无新增废水产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云龙山磷矿二采区) 2020 年排污许可证年检检测》(YM20200927003)可知,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办公生活区配套设置的污水处理站出口水质检测结果能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的道路清扫及绿化用水 标准限值的要求,具体监测结果详见表 4-4。 表4-4安宁盟德昌矿业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出口水质检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L
②初期雨水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厂区初期雨水携带的污染物主要灰尘,其主要污染因子为 SS,经设置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初期雨水的水质会有所改善,且不含重金属及其它持久性污染物,从水质上可回用于项目区非雨天洒水降尘,故项目产生的初期雨水回用于项目区非雨天洒水降尘是可行的。 2.3 结论 项目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运行噪声。本工程主要噪声设备源强见表 4-5。 表 4-5 主要噪声源及源强一览表(单位:dB(A)) |
||||||||
|
声源位置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单台设备噪声值 |
降噪措施 |
措施后单台设备噪 声 |
声源排放方式 |
|
|
生产加 |
鄂式破碎机 |
1 台 |
90 |
彩钢瓦建 |
80 |
连续 |
|
|
|
工线 |
筛分机 |
1 台 |
95 |
筑隔声 |
85 |
连续 |
|
装载机 |
1 台 |
90 |
/ |
85 |
连续 |
|
|||
3.2 加工设备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期主要的噪声源强源于矿石加工作业,主要产噪设备为装载机、破碎设备、筛分设备。鉴于装载机属于移动式产噪设备,其位置将随着作业的推进而变动,且为间歇式作业,不会出现某一位置长期产噪超标的情况。本次评价主要考虑固定产噪设备(连续稳定噪声源)产生的噪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针对场地内的破碎筛分设备作业时在项目各厂界处的噪声排放情况进行预测。 ①预测内容 由于项目厂界周边 50m 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分布,本次预测主要预测高噪声设备在各厂界处的噪声达标情况,预测点分别位于项目区东、西、南、北面厂界外 1m 处。 ②预测模型及方法 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模型,预测模式如下: LA (r) = LA (r 0 ) - (A1 + A2 + A3 + A4 ) 式中: LA (r)——为距声源 r 米处的预测点的 A 声级,dB(A); LA (r0) ——为参考位置距声源r 0 处的 A 声级,dB(A); A1 ——为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dB(A); A2 ——为遮挡物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dB(A); A3 ——为空气吸收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dB(A); A4 ——为附加衰减量,dB(A)。 在近距离传播过程中,以几何发散 A1 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最明显,为 保守起见,不考虑其余衰减。对于点声源,几何发散 A1 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的计算公式为: |
A = r
0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再根据噪声叠加原理,利用下式计算预测值和本底值的叠加值:
L = 10 lg(10 LA(预测) + 10 LA(本底) )
③预测方法
A(总)
10 10
采用环安科技软件-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NoiseSystem)3.3 进行预测, 预测时,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取最大值进行预测。
④噪声评价标准
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2 类声功能区限值;
⑤预测范围和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项目厂界。
预测内容:预测项目运行期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给出厂界达标分析。
⑥噪声影响预测结果与评价
A、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结合项目平面布置图及产噪设备摆放位置,项目主要噪声源距离四周厂界距离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 4-6 主要产噪设备与各厂界最近距离统计表
距离 噪声源 |
距预测点距离/m |
|||
东面 |
南面 |
西面 |
北面 |
|
破碎设备 |
18m |
45m |
20m |
83m |
筛分设备 |
18m |
53m |
25m |
78m |
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 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本次厂界噪声预测评价主要考虑破碎筛分设备同时作业带来的噪声影响,根据项目工作制度,项目夜间不生产;本次仅对昼间产生的噪声进行预测。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 4-7 项目各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表(单位:dB(A))
|
|
噪声源 |
源强 |
采取措施 |
措施后源强 |
与厂界距离 |
|
|||
东 |
南 |
西 |
北 |
|
||||||
破碎 |
90 |
厂房隔声、距离衰减、减震 |
80 |
54.9 |
46.9 |
54.0 |
41.6 |
|
||
筛分 |
95 |
85 |
59.0 |
50.5 |
57.0 |
47.2 |
|
|||
衰减后叠加贡献值 |
86.2 |
60.0 |
52.1 |
58.8 |
48.3 |
|
||||
评价 |
标准值 |
-- |
60 |
|
||||||
达标情况 |
--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
由上表可知,预测结果表明项目运营期场地内的产噪设备在各厂界处的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2 类区昼间排放标准要求,预测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标准要求,无超标情况。 B、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项目 50m 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
为进一步减小项目建设对周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本评价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①项目应选用低噪声设备,特别是装载机; ②加强生产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维护,使其保持在良好的工况工作; ③减少产噪设备在同一位置同时使用的频率,减少发生高噪声设备叠加影响的概率。 矿石运输对道路沿线的居民产生噪声影响,经计算本项目投入运行后运输频率约为每小时 1.7 车次,运输车辆的噪声虽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影响, 但是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