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报批稿)
项目名称:云南姚安云秀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编 制 日 期 : 2022 年 5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附件 3 土地租赁协议
附件 4《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云南姚安云秀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姚政复【2020】34 号)
附件5 云南姚安云秀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设施农用地备案表及选址意见调查表
附件 6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7 固体生物质燃料检测报告
附件8 姚安县自然资源局关于云南姚安云秀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不占用生态红线的说明
附件 9 技术咨询合同
附件 10 内审表
附件 11 专家评审意见及会议签到表
附件 12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对照表附图:
附图 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周边关系图
附图 3 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 4 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云南姚安云秀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 |
|||||||
项目代码 |
无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孙仁浩 |
联系方式 |
|
|||||
建设地点 |
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 |
|||||||
地理坐标 |
(E101 度 12 分 23.114 秒,N25 度 33 分 34.773 秒) |
|||||||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
D4430 热力生产和供应 |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
四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1 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包括建设单位自建自 用的供热工程)(注:本项目花卉种植属于“一、农业01、林业 02 农产品基地项目 (含药材基地)”不涉及敏感区,做登记表。因此,本次评价根据“就高原则”, 以拟建的 14MW 生物质锅炉 定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
|||||
建设性质 |
R新建(迁建)
|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
R首次申报项目
|
|||||
项目审批 (核准/备案)部门 |
/ |
项目审批 (核准/备案)文号 |
/ |
|||||
总投资(万元) |
3360 |
环保投资(万元) |
128.1 |
|||||
环保投资占比 |
3.8% |
施工工期 |
3 个月 |
|||||
是否开工建设 |
R否
|
用地(用海) 面积(m2) |
126666(190 亩)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根据下表对照分析,本项目无专项评价。 表 1-1 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 |
|||||||
|
专项评价的类别 |
设置原则 |
本项目情况 |
设置与否 |
|
|||
大气 |
排放废气中含有有毒有害污染物、二噁英、苯并芘、氰化物、氯气且厂界外 500m 范围内有环境空气 保护目标的建设项 目 |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 SO2、NOx、颗粒物经低氮燃烧器+ 多管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处理后通过 45m 烟囱排放。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二噁英、苯并芘、 氰化物、氯气。 |
否 |
|
||||
地表水 |
新增工业废水直排建设项目(槽罐车外运污水处理厂的除外);新增废水直排的污水集中处理厂 |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同其他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自建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A/O 工艺,处理规模 2m³/d)处理 后回用于水肥系统,不外排。 |
否 |
|
|
|
环境风险 |
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的建设 项目 |
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 |
否 |
|
|
取水口下游 500m 范围有重要水生生物 |
|
|
|
||
生态 |
的自然产卵场、索饵 场、越冬场和回游通 |
本项目不涉及从河道取水 |
否 |
|||
|
道的新增河道取水 |
|
|
|||
|
的污染类建设项目 |
|
|
|||
|
直接向海洋排放污 |
|
|
|
||
海洋 |
染物的海洋工程建 |
本项目不涉及海洋环境 |
否 |
|||
|
设项目 |
|
|
|||
地下水 |
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 水资源保护区 |
本项目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
否 |
|
||
规划情况 |
无 |
|||||
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情况 |
无 |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 分析 |
/ |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一、“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根据 2021 年 8 月 11 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发布的《楚雄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对本项目进行分析。 1、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文件《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21) 22 号):执行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将未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基本草原、生态公益林、天然林等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划为一般生态空间。结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云政发[2018]32 号)中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象要求经查阅《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云南姚安云秀优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北面靠近福光线,西面靠近南金路。 距离项目区最近的饮用水源地为洋派水库,项目区位于洋派水库下游约 2.6km 处,不在该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径流范围内。且经查询,该项 |
目不在《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红线范围内(生态红线范围查询见附件 8)。因此,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红线相关要求。
2、与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
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文件《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21) 22 号)环境质量底线:
①水环境质量底线。到 2025 年,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巩固改善。到2035 年,地表水体水质优良率全面提升,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全面消除Ⅴ类及以下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②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到 2025 年,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10
县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到 2035 年,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10 县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天数逐步提高。
③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到 2025 年,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 2035 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环 境 空 气 属 于 《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中二类功能区,项目区周边地表水蜻蛉河为龙川江支流,属于金沙江水系。根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4 年修订),蜻蛉河(姚安太平至大姚团塘),农业用水,水环境质量区划为Ⅲ类。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整体较好,项目生产、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低氮燃烧器+多管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处理达标后经 45m 烟囱排放;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固废处置率 100%。经工程分析,项目运行期采取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并严格执行,将不会对区域环境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会对当地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满足
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
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符合性
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文件《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21) 22 号)资源利用上线:
①水资源利用上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稳定达到水资源利用“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考核要求。2025 年,各县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万元 GDP 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满足水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
②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25 年, 各县市土地利用达到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及强度的土地资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
③能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2025 年全州单位 GDP 能耗、能源消耗总量等满足能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
本项目锅炉燃料使用固体生物质燃料,项目不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项目。项目通过优化生产装备水平、采用成熟的废气工艺、废水处理后回用等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大幅降低了单位产能下的水耗、物耗、能耗和污染物产排指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 有效地控制污染。项目的水、电或其他能源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分析所需能源有保障,与资源利用上线不冲突。
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目前姚安县尚未发布明确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文件《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21)22 号),楚雄州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见表 1-2,楚雄州优先保护单元、一般保护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详见表 1-3。
|
表 1-2 楚雄州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 |
|||||
|
管控领 域 |
准入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性 |
|
|
空间布局约束 |
(试行)要求,禁止在金沙江、长江一级支流(南广河、赤水河)岸线边界 1 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项目。
煤小锅炉的,可按照等容量替代原则建设大容量燃煤锅炉。 |
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为允许类”,故本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试行)》符合。
|
符合 |
|
||
污 染物 |
(1)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 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新建、改建、扩建重 |
(1)本项目不属于高耗 水、高污染行业,项目运营期锅炉水循环加热 |
符合 |
|
|
|
排 放管控 |
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水污染 物排放减量置换。
|
供暖,水肥中心回液循 环利用,项目使用生物质燃料且配套脱硫除尘设施,产生的废水均不外排。 (2)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属于城镇建成区,不属于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3)本项目不涉及 VOCs 产排。
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 |
|
|
环境风 |
(1)以金沙江楚雄段为重点,研究建立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中 |
(1)项目原辅材料不涉风险物质,项目区不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楚雄 |
符合 |
|
|
|
险 管控 |
区环境风险,落实防控措施。重点 开展长江流域金沙江楚雄段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划定高风险区域。
保持符合规定的防护距离。 |
段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 划定高风险区域。
位。 |
|
|
资源利用效率 |
回用。 |
|
符合 |
|
||
|
|
表 1-3 楚雄州优先保护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
|
市县 |
单元名称 |
管控要求 |
本项目符合性 |
|
|
各市县优先保护单元 |
生态 |
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进行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管控办法出台后,依据其管理规定执行。 |
根据生态红线占用情况查询结果(附件 8),项目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
|||
保护 |
||||||
红线 |
||||||
优先 |
||||||
保护 |
||||||
单元 |
||||||
|
(1)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
项目区不属于自然 保护地、重要湿地、 生态公益林及基本 草原范围内,未开 发林地、未破坏生 态、不在生态保护 红线范围内,不涉 及一般生态空间保 护单元。 |
||||
|
管控的意见》。原则上按照限制 |
|||||
|
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 |
|||||
|
限制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以保 |
|||||
|
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 |
|||||
|
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 |
|||||
|
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 |
|||||
|
(2)未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 |
|||||
一般 |
定进行管控;重要湿地依据《湿 |
|||||
生态 |
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务院办 |
|||||
空间 |
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
|||||
优先 |
方案的通知》、《云南省湿地保 |
|||||
保护 |
护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 |
|||||
单元 |
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等 |
|||||
|
进行管理;生态公益林依据《国 |
|||||
|
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 |
|||||
|
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进行管 |
|||||
|
理;天然林依据《国家林业局关 |
|||||
|
于严格保护天然林的通知》(林资发〔2015〕181 号)、《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厅字〔2019〕39 号)等进行管理; 基本草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
|
草原法》进行管理。 |
|||||
饮用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
|
||||
水源 |
|
|||||
地优 |
项目不在饮用水源 |
|||||
先保 |
地保护范围内。 |
|||||
护单 |
|
|||||
元 |
|
|||||
各市县一般保 |
空间布局约束 |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项目建设和运行应满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
项目建设和运行符合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
,
》
》
|
|
|
⑤禁止新建、扩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
(2019 年本)》, 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 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生产设备不属于淘汰设备,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 ⑥项目为花卉基地建设,配套建设一台 14MW 的生物质锅炉,不涉及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影响大的农药原药生产装置,尿素、磷铵、电石、焦炭、黄磷、烧碱、纯碱、聚氯乙烯等行业。 ⑦项目不在《云南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 业搬迁改造名单》内。 |
|
|
|
明令禁止的落后产能项目,依法依规淘 |
|||||||
汰不符合要求的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 |
|||||||
炉、无化产回收的单一炼焦生产设施, |
|||||||
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硫铁矿制 |
|||||||
酸、硫磺制酸、黄磷生产、有钙焙烧铬 化合物生产装置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生产线。 |
|||||||
⑥禁止建设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影 |
|||||||
响大的农药原药生产装置,严格控制尿 |
|||||||
素、磷铵、电石、焦炭、黄磷、烧碱、 |
|||||||
纯碱、聚氯乙烯等行业新增产能。 |
|||||||
⑦禁止列入《云南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 |
|||||||
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名单》的搬 |
|||||||
迁改造企业在原址新建、扩建危险化学 |
|||||||
品生产项目,加强搬迁入园、关闭退出 |
|||||||
企业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 |
|||||||
复,确保腾退土地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 |
|||||||
境质量标准。 |
|||||||
根据《云南省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指南实施细则(试行)》,本 |
|||||||
项目符合《云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实施细则(试行)》 |
|||||||
的通知(云发改基础〔2019〕924号)中要求的相应准入条件。 |
|||||||
五、与《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相符行分析 |
|||||||
表 1-5 项目与《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相符行分析 |
|||||||
|
内容 |
相符性分析 |
|
||||
(二)严格节能环保准入。提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 |
本项目不属于 |
||||||
准入门槛,进一步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严控高 |
“两高”行业, |
||||||
污染、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对新增用能项目,要实 |
项目使用清洁 |
||||||
施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二氧 |
燃料,二氧化 |
||||||
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 |
硫、氮氧化物、 |
||||||
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 |
粉尘排放符合 |
||||||
主要因素予以审查。未通过能评和环评审查的建设项 |
总量控制要求。 |
||||||
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备案。 |
|
||||||
(四)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 |
本项目建设生 |
||||||
大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力度。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 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三江”干流水电开发,统筹协调中小水电发展,规范有序发展风电。积极开发以生 |
物质锅炉,能满 足固体生物质燃料为主的生 |
||||||
物柴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为主的生物质能,稳妥 |
物质能开发要 |
||||||
推进太阳能发电,加快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 |
求。 |
||||||
加快建设和完善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不断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到 2015 年,基本形成中缅天然气管道 |
|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
省内主干支线、沿主干分布的支线网架,配套分输配 |
|
|
气设施等工程投入使用;实现县级以上行政中心城市 燃气设施全覆盖,城市天然气使用量超过 15 亿立方 米,工业用气量超过 20 亿立方米。全省天然气消费达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3.5%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占 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30% |
||||
(六)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 2014 年底前,完成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烟尘控制区”创建及划定工作,摸清燃煤小锅炉底数,建立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台账,编制燃煤小锅炉淘汰方案。到 2017 年底,基本 淘汰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内每小时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原则上不再新建、改建、扩建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 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具备天然气供应和使用条件的地区,不再新建每小时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产业聚集区要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或大型集中供热设施,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 |
本项目使用生物质锅炉不属于需淘汰或禁止新建燃煤锅炉范畴,以生物质为燃料的新建项目,符合审批要求。 |
|||
天然气干、支线可以覆盖的地区原则上不再审批以煤 |
|
|||
(油)作为燃料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
|
|||
根据上表分析结果,本项目与《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 案》中的要求相符。 |
建设内容 |
1、建设内容 |
|||||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姚安县农业农村局,项目的运营由姚安县兴姚农业开发投资有 |
||||||
限公司管理。姚安县兴姚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姚安县农业农村局管理。 |
||||||
项目占地面积190亩,花卉种植采用椰糠基质栽培系统,整个园区配套完善的智 |
||||||
能水肥灌溉系统、加温系统及包花车间生产线、冷链物流车间,花卉生产配套设备。 |
||||||
温室内部配置温室环境气候自动电气调控系统、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热水锅炉 |
||||||
加温系统,高压雾喷降温系统,无土栽培种植系统,自然通风系统、照明及临时取电 |
||||||
系统等。本项目每年繁育优质种苗2500万株、生产月季鲜切花2300万枝。 |
||||||
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建设127亩现代花卉温室大棚,分4个区块,1#温室8800㎡, |
||||||
2#温室30000㎡,3#温室11050㎡,4#温室34900㎡;锅炉房288㎡;水肥自控中心1100 |
||||||
㎡;包花车间总面积2800㎡,其中冷库900㎡(3x150㎡=450㎡毛花库,3x150㎡=450 |
||||||
㎡成品库)、鲜切花采后处理包装车间900㎡、办公室130㎡,另外紧邻冷库东侧设材 |
||||||
料库2间、包装仓库1间;食堂区192㎡,宿舍区109㎡。加温系统建设内容包含锅炉房 |
||||||
的建设、锅炉及锅炉配套设备设施的安装,构筑物建设包含锅炉间、脱硫剂仓储库、 |
||||||
堆渣间、三级循环水池的建设,生物质锅炉及其配套辅助设备设施的安装、除尘脱硫 |
||||||
环保设备安装。 |
||||||
项目具体工程内容详见表2-1。 |
||||||
表 2-1 项目具体工程内容表 |
||||||
|
名 称 |
项目 |
主要内容 |
备 注 |
|
|
主体工程 |
水 肥 |
系统包含:引水系统、灌溉首部系统、田间管网、控制阀门、灌水器滴灌设 备、营养液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气候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软件。 灌溉机械设备设施配置:进口自动化施肥机 1 台(50-72m³/h);高压迷雾 系统主机 6 套(1#和 3#温室各 1 套,2#及 4#温室各 2 套);自动反冲洗过滤设施一套;紫外线消毒机 1 套(处理回液流量 18-48m³/h,15kw);1#温室设 265m³波纹钢储液罐 5 套(清水罐 1 个、肥水日缓存罐 2 个、消毒后肥 液罐 1 个、未消毒肥液罐 1 个)、109m³温室回液储存罐 1 套、50m³纯水罐 1 套;2#温室设 265m³肥水日缓存罐 1 个、109m³清水储存罐 1 个;压力补偿滴灌带(每个苗床铺设 2 条滴灌带,压力补偿型 1.6L/h*0.15 间距*0.63mm 壁厚)。 建构筑物:水肥中心管理用房占地面积 1100 ㎡(50mx22m),位于项目区西侧,与温室大棚紧邻,主结构采用方管搭建,覆盖材料为屋面及墙面白色0.65mm 复合板,配置必要的窗户及进出门,地面硬化处理;于水肥中心北 侧建设 1200m³沉淀池一个,用于雨季生产用水原水沉淀。 |
新建 |
|
||
一 体 |
||||||
化 灌 |
||||||
溉 系 |
||||||
统 |
||||||
包 花车间 |
位于项目区西侧,总占地面积 28000 ㎡,采用轻钢骨架,顶部覆盖 0.65mm 白色屋面复合板,侧墙用 0.65mm 白色墙面复合板覆盖。 包花车间设有:冷库 900 ㎡(3x150 ㎡=450 ㎡毛花库,3x150 ㎡=450 ㎡成品 |
新建 |
|
|
|
|
|
库)、鲜切花采后处理包装车间 900 ㎡、办公室 130 ㎡,另外紧邻冷库西侧 设材料库 2 间、包装仓库 1 间。 |
|
|
加 温系统 |
拟建设锅炉房及锅炉加温系统一套,加温供热面积 84750 平米。温室内苗床旁布置热镀锌水管,主供水管采用直缝焊管及螺旋焊管,管外采取保温防腐 措施,所有管道均采用支架系统支撑,配置必要的控制阀门。 |
新建 |
|
|||
锅炉房:位于项目区西侧,靠近温室大棚,占地面积 288 ㎡,主结构采用 H 型钢搭建,覆盖材料为屋面及墙面白色 0.65mm 复合板。项目使用的生物质燃料堆存于锅炉间内,不另设生物质燃料仓储库。 生物质锅炉: ①锅炉主体:14MW 生物质锅炉 1 个,型号为:SZL14-1.0/95/70-SCⅢ型组装水管热水锅炉,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年消耗量 11952t/a,运行时间 3600h/a; ②给料系统:包括炉前料斗、燃料输送等; ③补水系统:由软水器、软水箱、除氧器、补水泵等设备组成,软水制备量 20m³/h; ④废气治理:低氮燃烧器+多管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 ⑤其他配套系统。 |
新建 |
|
||||
辅助工程 |
办公 室 |
位于项目区西侧,包花车间内,占地面积 130 ㎡,不锈钢建筑,1 层 3 间。 |
新 建 |
|
||
食堂 |
位于项目区西南侧,占地面积 192 ㎡,一日两餐,中餐 80 人,晚餐 20 人。 |
新 建 |
|
|||
宿舍 |
位于项目区两列大棚中间,占地面积 109 ㎡,仅供夜班值守职工住宿,10 人。 |
新 建 |
|
|||
储运工程 |
堆渣 场 |
贮存炉渣、脱硫石膏,位于锅炉房旁,三面围挡,加装顶棚,占地面积 50 ㎡。 |
新 建 |
|
||
脱硫 剂仓储库 |
贮存脱硫剂石灰石,占地面积 23 ㎡,袋装储存,50kg/袋,最大存储量 0.5t。 |
新建 |
|
|||
公用工程 |
供水 |
市政自来水。 |
新 建 |
|
||
排水 |
生产废水:本项目产生的软化处理废水+锅炉排污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水 肥系统;脱硫废水经循环水池三级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湿法脱硫制浆补给水。 |
新 建 |
|
|||
雨水:花卉基地雨水经沟渠排至项目区东侧蓄水调节池(6000m³一个、4800m ³一个:80mx25mx3m+80mx20mx3m)沉淀后可以用于水肥系统。 |
新 建 |
|
||||
生活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1 个,容积为 3m³,位于食堂区)预处理与其他生活污水(洗澡、洗手废水)一起排入化粪池(1 个,20m³),后进入 自建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A/O 工艺)处理后回用于水肥系统。 |
新建 |
|
||||
供电 |
由当地电网供给。 |
新 建 |
|
|||
供热 |
项目生产时所需热能由生物质锅炉供给,主要用于大棚内加温。 |
新 建 |
|
|||
消防 |
锅炉房、办公、食堂区旁配备适量消防灭火器及消防水管。 |
新 建 |
|
|||
环保工程 |
废气 |
锅炉烟气经低氮燃烧器+多管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处理后经 45m 烟囱排放。 |
新 建 |
|
||
食堂设置油烟净化器一个,处理食堂油烟,经高于屋顶 1.5m 排气筒排放。 |
新 建 |
|
||||
废水 |
新建一座 100m³的三级循环水池(宽 5mx 长 10mx 深 2m)收集处理脱硫废 水,按一般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防腐措施,渗透系数≤10-7cm/s。 |
新 建 |
|
|||
设置隔油池(1 个,容积为 3m³)、化粪池(1 个,20m³)、新建一套处理量 2m³/d 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回用于水肥系统。 |
新建 |
|
|
|
|
噪声 |
采用基础减震、隔声等降噪措施。 |
新 建 |
|
|||
固体废物 |
①新建三面围挡加盖顶棚的堆渣间,占地面积 50 ㎡,用于暂存除尘灰、炉渣、脱硫渣(石膏); ②新建 1 座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 3 ㎡,用于暂存废农药包装物; ③软水处理系统更换后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由厂家更换后及时清运处理; ④废弃包装袋外售处理或回收利用; ⑤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定期运至附近村庄生活垃圾处置点集中处置; ⑥大棚内花卉修整产生的花卉枝叶秸秆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处置点由 环卫集中处置,拔除换植产生的大批量花卉秸秆由周围村民清运后用作有机 肥。 |
新建 |
|
||||||
2、项目主要设施设备 项目主要设施设备见表 2-2。 表 2-2 项目主要设施设备 |
|||||||||
|
主要设备(设施)名 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
一、灌溉系统 |
|
||||||||
装配式储液罐 |
d=8.95m;h=3.8m;265m³, |
6 个 |
材质:镀锌波纹钢板 |
|
|||||
立式离心泵 |
H=41m、Q=85m³/h、P=15KW |
/ |
材质:合金 |
|
|||||
潜水泵 |
H=50m、Q=150m³/h、P=30KW |
/ |
材质:合金 |
|
|||||
自动反冲洗砂石过滤 器 |
6 寸、Q=150m³/h |
1 个 |
/ |
|
|||||
自动反冲洗网式过滤 器 |
4 寸、Q=80m³/h |
1 个 |
/ |
|
|||||
立式离心泵 |
H=34m、Q=15m³/h、P=3KW |
/ |
/ |
|
|||||
自动反冲洗网式过滤 器 |
Q=25m³/h |
2 个 |
/ |
|
|||||
NutriFlex 在线式施肥机 |
/ |
1 台 |
参数:在线式/混肥罐、EC/PH 双测量、双水泵、50~72m³/h 11 千瓦水泵,50HZ,600 升肥 料通道 6 条,其中肥料 4 条, 酸通道一条,双氧水通道 1 条自带双 PH,EC 计检测,EC 控 制带温度调节功能 |
;
, |
|||||
肥桶(锥形)+搅拌器 |
2000L、1KW |
1 个 |
/ |
|
|||||
肥桶(锥形)+搅拌器 |
1000L、1KW |
1 个 |
/ |
|
|||||
VialuxM-Line 中压消毒机 |
/ |
|
①380-400v,50hz, UV-800wx7+UV 传感器。温度保护,进口设备; ②流量 18-48m³/h;15kw |
|
|||||
纯水处理系统 |
/ |
1 套 |
处理量 10m³/h;介质过滤+反 渗透 |
|
|||||
二、加温系统 |
|
||||||||
立式热水循环泵 |
DN80mm;Q=25m³/h;H=25m, 4.4KW |
/ |
/ |
|
|||||
14MW 生物质热水锅 炉 |
SZL14-1.0/95/70-SCⅢ |
1 台 |
/ |
|
|||||
引风机 |
规格 Y6-41-15D185KW;1480r/min 风量:36762-69347m³/h |
, / |
/ |
|
|
|
鼓风机 |
规格:G4-739.2D37KW;1450r/min 风量:23003-32079m³/h |
, / |
/ |
|
|||
补水泵 |
DG6-25X6,规格:Q=15m³/h, H=32m,4.4kw |
2 个 |
/ |
|
|||||
调速箱 |
GL-2OPW/I |
/ |
/ |
|
|||||
出渣机 |
规格:2.2KW;刮板式;960r/min |
|
/ |
|
|||||
热水循环泵 |
规格:Q=160m³/h,H=45m,30kw |
|
/ |
|
|||||
自建一体化水处理设 备 |
A/O 工艺,处理量 2m³/d |
1 套 |
/ |
|
|||||
三、烟气处理统设备配置清单如下 |
|
||||||||
低氮燃烧器 |
/ |
1 套 |
|
|
|||||
多管除尘器+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装置 |
XTD-14MW |
1 套 |
/ |
|
|||||
软水处理系统 |
Q=20m³/h |
1 套 |
/ |
|
|||||
分水器 |
规格:Φ630x12m 配套锅炉 |
1 套 |
/ |
|
|||||
集水器 |
规格:Φ630x18m |
1 套 |
/ |
|
|||||
沉淀池 |
规格:宽 5mx 长 10mx 深 2m |
1 座 |
/ |
|
|||||
四、给排水系统 |
|
||||||||
污水泵 |
120m³/h |
3 台 |
/ |
|
|||||
锅炉具体参数见表 2-3。 表 2-3 锅炉设计参数一览表
4、本项目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详见下表 2-4。 表 2-4 产品方案一览表
5、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 2-5。 表 2-5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 |
|||||||||
|
项目 |
名称 |
年耗量 |
备注 |
|
||||
能源 |
生物质燃料 |
11952t/a |
外购 |
|
|||||
自来水 |
116.7 万 t/a |
市政供水 |
|
||||||
电 |
20 万 kWh/a |
市政电网 |
|
||||||
原辅料 |
硝酸钙 |
172.8t/a |
外购 |
|
|||||
硝酸钾 |
28.800t/a |
外购 |
|
|
|
|
铁 11 |
2.88t/a |
外购 |
|
磷酸铵 |
38.400t/a |
外购 |
|
|||
硫酸镁 |
28.800t/a |
外购 |
|
|||
硼酸钠 |
1.248t/a |
外购 |
|
|||
螯合锰 |
0.096t/a |
外购 |
|
|||
螯合铜 |
0.096t/a |
外购 |
|
|||
石灰石 |
45t/a |
外购 |
|
|||
HFC 型非共沸环保制冷剂 R404A(不破坏臭氧层、对人 体无害) |
/ |
外购,冷库初始注入量 20kg,之后补充冷媒视实际情况而定。 |
|
|||
6、生物质燃料分析 建设单位拟购买使用寻甸肇韩商贸有限公司的固体生物质燃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固体生物质燃料检验报告(见附件 7),本项目固体生物质燃料主要参数指标见表 2-6。 表 2-6 项目使用固体生物质燃料主要参数指标一览表
7、项目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见表 2-7。 表 2-7 项目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情况一览表
8、项目总平面布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项目区总体布局呈东西分布,项目出入口位于项目区西面,紧邻外部道路,方便项目运输。生活区、包花操作区、大棚栽培 |
|
区以及锅炉管理用房均有距离隔分开。项目区西侧由上至下布置为:锅炉房288㎡(安装一台14MW生物质热水锅炉及配套相关设施设备)、脱硫剂仓储库、堆渣间,烟气治理系统:设100m³三级循环水池一座,沉淀池1座1200m³(用于雨季生产用水原水沉淀)、水肥中心管理用房1100㎡、包花车间2800㎡(围绕包花操作区设有:冷库900 ㎡(3x150㎡=450㎡毛花库,3x150㎡=450㎡成品库、办公室130㎡,另外紧邻冷库西侧设材料库2间、包装仓库1间)、食堂区192㎡;中部设置两列横向布置温室大棚, 分为四个区块,住宿区设置于两列温室大棚中间,占地面积109㎡,便于夜间值守人员看守现场;本项目布置因地制宜,在项目区地势较低的东侧建设蓄水调节池2个南北分布,容积6000m³、4800m³,用于存储雨水,沉淀后作为项目生产用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本项目功能分区明确,项目平面布置较合理,项目区平面布置图具体见附图3。 9、项目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2-8。 表 2-8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值 |
|
||
1 |
项目总用地面积 |
亩 |
190 |
|
|||
2 |
波纹钢储液罐 |
m³ |
6x256 |
|
|||
3 |
温室回液储存罐 |
m³ |
2x109 |
|
|||
4 |
纯水罐 |
m³ |
50 |
|
|||
5 |
水肥中心管理用房 |
㎡ |
1100 |
|
|||
6 |
雨季原水沉淀池 |
m³ |
1200 |
|
|||
7 |
包花车间 |
冷库 |
㎡ |
900 |
|
||
鲜切花采后处理包装车间 |
㎡ |
900 |
|
||||
办公室 |
㎡ |
130 |
|
||||
材料库 |
间 |
2 |
|
||||
包装仓库 |
间 |
1 |
|
||||
8 |
食堂 |
㎡ |
109 |
|
|||
9 |
住宿区 |
㎡ |
192 |
|
|||
10 |
隔油池 |
m³ |
3 |
|
|||
11 |
化粪池 |
m³ |
20 |
|
|||
12 |
蓄水调节池 |
m³ |
6000+4800 |
|
|||
13 |
锅炉房 |
㎡ |
288 |
|
|||
14 |
生物质热水锅炉 |
MW |
14 |
|
|||
15 |
一体化水处理设备一套 |
m³/d |
2 |
|
|||
16 |
脱硫剂仓储库 |
㎡ |
23 |
|
|||
17 |
堆渣场 |
㎡ |
50 |
|
|||
18 |
除尘脱硫系统 |
套 |
1 |
|
|||
19 |
三级循环水池 |
m³ |
100 |
|
|||
20 |
危废暂存间 |
㎡ |
3 |
|
|||
21 |
生物质燃料年耗量 |
11952 |
t/a |
|
|||
22 |
工作制度 |
项目区年工作时间(锅炉房) |
天 |
360(150) |
|
|
|
23 |
|
项目区工作制度(锅炉房) |
时/天 |
8(24) |
|
项目区工作班制(锅炉房) |
班 |
一(三) |
|
||||
24 |
环保投资 |
万元 |
128.1 |
|
|||
25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 |
3.8 |
|
|||
10、项目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336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8.1万元,占总投资的3.8%。详见表2-9。 表 2-9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
11、项目水平衡 根据下文的废水污染物源强核算,本项目用排水量情况如下: (1)锅炉、软水处理用水及废水量 管道耗损量为24m³/d,锅炉循环水量为456m³/d,锅炉排污水量为19.2m³/d,软水制备量为43.2m³/d,锅炉排污水+软水处理废水产生量为28.32m³/d,软水制备废水产生量约为9.12m³/d。锅炉排污水+软化处理废水为28.32m³/d,沉淀后回用于水肥系 统。 |
产 锅炉房、水肥中心管理用房、包花车间、办公用房、冷库、宿舍、食堂的建设;水肥、
排 喷灌、加温系统配套设备、锅炉房配套设备的安装等几个工序。产生的污染物有少量污
环 粉尘、施工噪声、机械废气、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水、噪声等污节 染物。项目施工流程及污染物产生节点图见图2-2。
![]() |
图 2-2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二、运营期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
1、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见图2-3。
![]() |
图 2-3 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
脱硫系统用水量为151.2m³/d;脱硫系统循环水量149.472m³/d;石膏浆液从20-25wt%被脱水浓缩成90wt%石膏副产物产生的滤液水量为1.68m³/d;脱水后石膏渣含水量10%,损耗水量0.048m³/d。脱硫系统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生活用水总量1.8m³/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4m³/d。食堂用水量0.54m³/d,食堂污水量为0.432m³/d。其他用水总量1.26m³/d,其他污水量为1.008m³/d。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水肥系统。
水肥中心用水量约为6215m³/d,回液系统循环水量为3000m³/d,损耗水量约为 3215m³/d。 项目水量平衡图见图2-1所示。
图 2-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 m³/d) |
工艺流程 和 |
一、施工期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 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平整硬化,建构筑物的建设,包括花卉温室大棚搭建, |
|
2、主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识别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锅炉产生的有组织废气,脱硫剂仓、堆渣场无组织粉尘,食堂油烟,软水处理废水、锅炉定期排水、脱硫废水、生活废水,锅炉、风机、泵体运作噪声,炉渣、除尘灰、废离子交换树脂、脱硫渣、废弃包装袋、生活垃圾、花卉秸秆、废农药包装物等。 根据项目特点,项目营运期主要产污节点及污染物见下表。 表 2-10 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识别表 |
|||||
|
污染源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 |
|
||
废气 |
有组织 |
生物质锅炉燃烧 |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
|
||
食堂 |
食堂油烟 |
|
||||
无组织 |
堆渣间 |
粉尘 |
|
|||
脱硫剂仓储 |
粉尘 |
|
||||
废水 |
生产废水 |
软水制备 |
软化处理废水 |
|
||
锅炉排污 |
锅炉排污水 |
|
||||
废气脱硫 |
脱硫废水 |
|
||||
生活污水 |
日常办公、食堂 |
日常生活污水 |
|
|||
噪声 |
生产设备 |
设备噪声 |
|
|||
固体废物 |
一般固废 |
软水制备 |
废离子交换树脂 |
|
||
生物质燃烧 |
炉渣 |
|
||||
废气脱硫 |
脱硫渣 |
|
||||
废气除尘 |
除尘灰 |
|
||||
脱硫剂袋装存储 |
废弃包装袋 |
|
||||
农肥 |
废弃包装袋 |
|
||||
花卉修整、拔除 |
花卉秸秆 |
|
||||
日常办公、食堂 |
生活垃圾 |
|
||||
农药包装 |
废农药包装物 |
|
||||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 问题 |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根据现场踏勘,周边已基本不存在原生植被,生物多样性较差。项目用地选址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在风景名胜区内,选址区域内无国家和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植物及古树名木,无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二级标准。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周边无重污染企业,环境空气质量可参照姚安县城区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楚雄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楚雄州姚安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数据,见表3-1。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域,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表 3-1 2020 年姚安县大气环境质量报表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其他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为进一步了解项目区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环评工作期间建设单位委托云南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检测(监测报告见附件 6)。
①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及修改单二级标准。
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项目区下风向福光村(1#),共 1 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TSP。
监测时间:2021 年 10 月 20 日~2021 年 10 月 23 日。监测频次:TSP 连续监测 3 天,监测日均值浓度。
③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 3-2 和附件,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如下:
表 3-2 环境空气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
检测点位 |
采样日期 |
采样时段 |
检测结果 (ug/m³) |
标准限值 (ug/m³) |
评价 |
TSP |
1#项目区下风向福光村 |
2021.10.20-2021.10.21 |
08:10-08:10(次日 |
) 133 |
300 |
达标 |
2021.10.21-2021.10.22 |
08:15-08:15(次日 |
) 159 |
300 |
达标 |
||
2021.10.22-2021.10.23 |
08:20-08:20(次日 |
) 145 |
300 |
达标 |
||
备注 |
采样方法依据:HJ194-2017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及修改单。 |
根据项目现状监测结果,监测因子 TSP 检测结果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综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达标区。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为项目区东北 435 米的洋派河,洋派河在项目区东北面 3600m
后汇入蜻蛉河。蜻蛉河为龙川江支流,属于金沙江水系。根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
(2014 年修订),蜻蛉河(姚安太平至大姚团塘),水环境功能为农业用水,水环境质量区划为Ⅲ类。
根据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2020 年 3 月 26 日发布的《2019 年楚雄州环境质量状况》中姚安县蜻蛉河王家桥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 V 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达不到Ⅲ 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劣于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监测指标为总磷。水质污染原因: 生活污水、农田灌溉水排入蜻蛉河。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项目所在区域属声环境 2 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项目区域噪声源主要来自过往车辆产生的噪声,周边无高噪排放源,声环境质量良好。
根据 2019 年楚雄州环境质量状况中声环境质量状况,姚安县区域声环境质量昼
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 50.2 分贝,水平等级为二级(较好)。即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
质量现状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
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属于新建项目,项目周边主要分布工业、村庄和农田。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原有生态环境已发生变化,项目区周边和农田分布少量的人工绿化植被,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无国家级和云南省级保护动植物物种、以及地方狭 域植物种类分布,未发现评价区内有古树名木。 |
|||||||||
环境保护目标 |
||||||||||
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根据环评现场踏勘,大气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为东 |
||||||||||
北面 89m 处的福光村、北面 406m 处的罗西坪、西南面 55m 处的杜家村、东面 56m |
||||||||||
的马家村。以上环境保护目标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 |
||||||||||
中的二级标准保护。 |
||||||||||
经环评现场踏勘,项目周边 50m 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但考虑项目西南面 |
||||||||||
杜家村距离厂界仅 55m,距离项目区西侧锅炉房内噪声源位置较近,将其列为声环境 |
||||||||||
敏感点。 |
||||||||||
项目厂界外 500m 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 |
||||||||||
殊地下水资源,无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
||||||||||
本项目周边主要地表水体为项目区东北侧 435 米的洋派河,由南向北最终汇入蜻 |
||||||||||
蛉河,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进行保护。 |
||||||||||
项目位于姚安县栋川镇龙岗村,周边已基本不存在原生植被,生物多样性较差, |
||||||||||
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
||||||||||
项目保护目标详见表 3-3。 |
||||||||||
表 3-3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
|
名称 |
经度、纬度坐标 |
保护对象 |
保护内容 |
环境功能区 |
相对厂址方位 |
相对厂界距离 /m |
|
||
|
福光村 |
101.209950779 |
居民 |
约 80 户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 |
东北面 |
89 |
|
||
|
25.561719589 |
280 人 |
||||||||
大气 |
罗西坪 |
101.207134459 |
居民 |
约 40 户 |
北面 |
406 |
|
|||
环境 |
25.563774161 |
140 人 |
||||||||
|
杜家村 |
101.204361055 |
居民 |
约 90 户 |
西南面 |
55 |
|
|||
|
25.556591205 |
|
|
|
|
|
|
315 人 |
级标准 |
|
|
|
马家村 |
101.213466560 25.559644076 |
居民 |
约 100 户,350 人 |
|
东面 |
56 |
|
|||
|
|
|
|
|
《声环境质 |
|
|
|
||
声环境 |
杜家村 |
101.204361055 25.556591205 |
居民 |
约 90 户 315 人 |
量标准》 (GB3096- 2008)2 类 |
西南面 |
55 |
|||
|
|
|
|
|
区标准 |
|
|
|||
|
|
|
|
《地表水环 |
|
|
|
|||
|
|
|
|
境质量标 |
|
|
||||
水环 境 |
洋派河 |
/ |
地表水环 境 |
准》 (GB3838- |
东北面 |
435 |
||||
|
|
|
|
2002)Ⅲ类 |
|
|
||||
|
|
|
|
标准 |
|
|
||||
生态 |
项目周边 200m 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
不降低现有生态功能 |
|
|||||||
环境 |
||||||||||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
||||||||||
(1)无组织粉尘 |
||||||||||
施工期施工建设和营运期储料间、堆渣间产生的少量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大气 |
||||||||||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值见 |
||||||||||
表 3-4。 |
||||||||||
表 3-4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
||||||||||
(2)锅炉废气 |
||||||||||
本项目锅炉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
(GB13271-2014)要求,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 |
||||||||||
要求执行,锅炉废气 SO2、颗粒物、NOX 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
(GB13271-2014)表 2 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标准要求锅炉房装机总 |
||||||||||
容量≥14MW 以上锅炉,排气筒需设置不低于 45m 高的排气筒,标准值见下表。 |
||||||||||
表 3-5 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单位 mg/m3 |
||||||||||
(3)食堂油烟 |
运营期项目设置 1 间食堂,内设 2 个灶头,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的相关要求,即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2.0mg/m
³。食堂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详见表 3-6 所示。
表 3-6 饮食业单位排放标准值及油烟最低去除率
规模 |
小型(灶头数≥1,<3)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³) |
2.0 |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
60 |
2、废水排放标准
- 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 运营期
本项目产生的软化处理废水、锅炉排污水沉淀后回用于水肥系统,不外排;脱硫废水经循环水池三级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湿法脱硫制浆补给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自建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A/O 工艺)处理后回用于水肥系统,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不设废水排放标准。
3、噪声
(1)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中的相关要求,标准限值详见表3-7。
表 3-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时段 |
昼间 |
夜间 |
标准限值 |
70 |
55 |
- 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3-8。
表 3-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
时段 |
|
昼间 |
夜间 |
|
2类 |
60 |
50 |
4、固体废物
一般 固体 废物 执行 《 一 般工 业固体 废物 贮存 和填 埋污 染控制 标准
(GB18599-2020)》,危险废物的暂存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中的相关控制标准。
建议总量控制指标:
1、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软化处理废水、锅炉排污水沉淀后回用于水肥系统,不外排;脱硫废水经循环水池三级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湿法脱硫制浆补给水,不外排;生活废水经自建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A/O 工艺)处理后回用于水肥系统,不外排。
总 因此,本项目无废水外排,不设置废水总量控制指标。量 2、废气
控
制 项目建成后,锅炉烟气经低氮燃烧器+多管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处
指
标 理后经 45m 烟囱排放。处理后的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排放量可减少 70%,SO2 排放
量可减少 90%,NOx 排放量可减少 30%。
本项目废气总量控制指标为:颗粒物排放量为 1.8t/a;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8t/a,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 8.5t/a。
3、固废
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处置率达 100%。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平整硬化;建构筑物的建设:花卉温室大棚搭建,锅炉房、水肥中心管理用房、包花车间、办公用房、冷库、宿舍、食堂等的建设;水肥、喷灌、加温系统配套设备、锅炉房配套设备的安装等几个工序,产生的污染物有少量粉尘、施工噪声、机械废气、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水、噪声等污染物。具体分析如下:
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
- 施工扬尘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场地平整硬化、施工材料卸车和搬运以及车辆运输扬尘。为减轻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评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A、施工期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场地和进出场地道路定时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
施 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旱季每天不少于 2 次,若遇大风或干燥天气要适当增工 加洒水次数,以减少道路扬尘的产生量。
期
环 B、对建筑垃圾及建筑材料应及时处理、清运和堆放,以减少占地,堆放场地堆
境 放粉状物料加盖蓬布,其他区域定时洒水,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施保
护 工垃圾应及时处置,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措 C、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应该加盖蓬布或密闭,严格控制和规范车辆运施
输量、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不得超过车辆两边和尾部的挡板,严格控制物料的
洒落,以避免因为道路颠簸和大风天气起尘而对沿途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减少施工期间扬尘,且施工期扬尘是短暂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场地的覆土硬化、道路压实、建构筑物的形成等,都有利于减少施工期扬尘影响,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随施工期结束而结束,因此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
-
- 机械废气
项目施工期机械废气主要来自于仓储库建设焊接使用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的排放,中主要的污染物为NOX、CO 和THC 等,主要集中在施工现场及运输途中产生的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通过汽车排气管排到空气中稀释自净,且地势平缓开阔,风干物燥,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发散,可有效降低其不利影响。且施工期结束后,不利影响将
随之消失,对评价区域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的控制下,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扬尘、机械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 施工废水
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工具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约 1.0m³/d。施工废水污染物主要为 SS,由于施工废水产生量较小,污染物构成简单,项目拟在施工废水相对集中的场地布置容积为 2.0m³废水收集池,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放。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项目最大入场施工人数约 15 人/天,施工期约 3 个月(90d),项目不设置施工人员的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区食宿。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少量的盥洗废水。用水量按照 40L/人·d 计,则施工人员用水量为 0.6m³/d,排污系数按80%计,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合计约 0.48m³/d,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SS、COD、BOD5、NH3-N 等,施工人员产生的盥洗废水拟建沉淀池进行收集,经收集后用于施工期降尘,不外排。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均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体的影响较小。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噪声及施工机械噪声,其中:①施工作业噪声、设备安装噪声,声级一般在 50~70dB
- 之间,经几何发散衰减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②物料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噪声级一般在 80~85dB(A)之间,其噪声的产生具有间断性,通过采取在施工场区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③施工机械噪声较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大且更具有连续性,所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较为平坦,主要人力平整硬化,所以施工期所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是电锤、电焊机等,下面对施工机械噪声进行进一步的预测计算。
噪声值计算模式为:
-
- 距离衰减公式
Loct(r)=Loct(r0)-20lg(r/r0)-△Loct
式中:
Loct(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 Loct(r0)—参考位置处的声压级;
r0—参考位置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 r—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
△Loct—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
![]() |
LA=10log(100.1Lab + å100.1Lpi
i=1 )
公式中:
LA-某预测点的声压级;
Lab-某预测点的噪声背景值;
Lpi-第 i 个声源至预测点处的声压级;
n-声源个数。
由上述公式,在仅考虑几何发散衰减的条件下,计算得到施工机械噪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贡献值具体见表 4-1。
表 4-1 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 dB(A)
序 号 |
设备 名称 |
5m |
10m |
20m |
28m |
50m |
60m |
100m |
200m |
250m |
280m |
1 |
电锤 |
80 |
74 |
68 |
65 |
60 |
58 |
54 |
48 |
46 |
45 |
2 |
电焊机 |
75 |
69 |
63 |
60 |
55 |
53 |
49 |
43 |
41 |
40 |
贡献叠加值 |
81.19 |
75.19 |
69.19 |
66.19 |
61.19 |
59.19 |
55.19 |
49.19 |
47.19 |
46.19 |
|
标准 |
昼间施工,夜间不施工,昼间≤70dB(A) |
||||||||||
达标情况评价 |
未达 标 |
未达 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从上表可看出,项目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在 20m 范围内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值的要求,20m 范围以外噪声排放均达标。由于项目区西南面 55 米为杜家村,东面 56m 为马家村。施工期为了避免突发和偶发噪声对较近的敏感点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环评提出如下措施:
①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
②对施工设备定期保养,严守操作规范,以便使施工机械处于良好运作状态,不
|
增加不正常运行的噪声; ③夜间禁止施工; ④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期。 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让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的控制下,可将施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施工噪声对于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是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建筑垃圾主要来自于项目区地块平整硬化、建构筑物的建设及设备安装,主要有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不能回用的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堆放。
项目最大入场施工人数约 15 人/天,不在项目区食宿,施工人员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0.5kg/人·d 计算,则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7.5kg/d。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运至附近村庄生活垃圾处置点集中处置。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过程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处置。施工期固 废处置率为 100%,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