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5987855883

幕山安全环保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19)(1)

首页    公司文章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19)(1)

ICS 13.06(最新版本或更多资料

Z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848—2017

代替 GB/T 14848 — 19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Standard for groundwater quality

2017-10-14 发布

2018-05-01 实施

惴共5潮册发布

刮涂层查真伪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岀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与GB/T 14848—199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T 14848—199339项增加至93项,增加了 54项;

——参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 指标;

——-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由17项增至20项,增加了铝、硫化物和钠3项指标;用耗氧量替换 了高镒酸盐指数。修订了总硬度、铁、镒、氨氮4项指标;

——毒理学指标中无机化合物指标由16项增加至20项,增加了硼、锐、银和铭4项指标;修订了亚 硝酸盐、碘化物、汞、神、镉、铅、皱、槌、镣、钻和钥11项指标;

——毒理学指标中有机化合物指标由2项增至49项,增加了三氯甲烷、四氯化碳3,1,1-三氯乙 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漠甲烷、 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三氯苯(总量)、苯、甲苯、乙 苯、二甲苯、苯乙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荼、蔥、荧蔥、苯并b)荧蔥、苯并a)花、 多氯联苯(总量)六六六(林丹)、六氯苯、七氯、莠去津、五氯酚,2,4,6-三氯酚、邻苯二甲酸 二(2-乙基已基)酯、克百威、涕灭威、敌敌畏、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百菌清、2,4-滴、毒 死蝉和草甘麟;滴滴涕和六六六分别用滴滴涕(总量)和六六六(总量)代替,并进行了修订;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a放射性;

——修订了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利部水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淮河流 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中国地质调査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査中心、中国地质调 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査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冬光、孙继朝、何江涛、毛学文、林良俊、王苏明、刘菲、饶竹、荆继红、齐继祥、 周怀东、吴培任、唐克旺、罗阳、袁浩、汪珊、陈鸿汉、李广贺、吴爱民、李重九、张二勇、王璜、蔡五田、 刘景涛、徐慧珍、朱雪琴、叶念军、王晓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4848—1993

GB/T 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水质量 groundwater 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

常规指标 regular indice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 放射性指标。

3.3

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ice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差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 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

人体健康风险 human health 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 分含量高低(pH除外),分为五类。

I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II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DI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GB 5749-2006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

 

GB/T 14848—2017

工农业用水;

IV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 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V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地下水质量指标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其分类及限值分别见表1和表2

1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及限值

序号

指标

I

II类

ni

IV类

V类

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

1

色(钳钻色度单位)

<5

<5

<15

W25

>25

2

嗅和味

3

浑浊度/NTU,

<3

W3

<3

<10

>10

4

肉眼可见物

5

pH

6.5<pH<8.5

5.5<pH<6.5

8.5<pH<9.0

pH<5.5

pH>9.0

6

总硬度(以CaCO3)/(mg/L)

<150

W300

<450

C650

>650

7

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

<500

<1 000

<2 000

>2 000

8

硫酸盐/(mg/L)

W50

W150

W250

<350

>350

9

氯化物/(mg/L)

<50

<150

W250

<350

>350

10

/(mg/L)

<0.1

<0.2

<0.3

<2.0

>2.0

11

/(mg/L)

<0.05

<0.05

<0.10

<1.50

>1.50

12

/(mg/L)

<0.01

W0.05

<1.00

<1.50

>1.50

13

锌 / (mg/L)

W0.05

<0.5

<1.00

M5.00

>5.00

14

/(mg/L)

Wo.oi

<0.05

<0.20

<0.50

>0.50

15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1

<0.001

<0.002

<0.01

>0.01

1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不得检出

<0.1

W0.3

<0.3

>0.3

17

耗氧量(CODMn法,以02)/(mg/L)

<1.0

<2.0

<3.0

<10.0

>10.0

18

氨氮(以N)/(mg/L)

W0.02

<0.10

<0.50

<1.50

>1.50

19

硫化物/ (mg/L)

<0.005

<0.01

<0.02

<0.10

>0.10

20

/(mg/L)

<100

W150

<200

<400

>400

微生物指标

21

总大 肠菌群/(MPNb/100 mLCFUC/

100 mL)

<3.0

C3.0

<3.0

<100

>100

22

菌落总数/(CFU/ mL)

<100

<100

<100

<1 000

>1 000

毒理学指标

23

亚硝酸盐(以N)/(mg/L)

<0.01

<0.10

<1.00

<4.80

>4.80

 

 

GB/T 14848—2017

1 (续)

序号

指标

I类

11类

n[类

IV类

V类

毒理学指标

24

硝酸盐(以N)/(mg/L)

<2.0

<5.0

<20.0

<30.0

>30.0

25

氤化物/(mg/L)

<0.001

Wo.oi

<0.05

<0.1

>0.1

26

氟化物/(mg/L)

<1.0

<1.0

<1.0

<2.0

>2.0

27

碘化物/(mg/L)

<0.04

<0.04

<0.08

V0.50

>0.50

28

/(mg/ L)

<0.000 1

<0.000 1

<0.001

<0.002

>0.002

29

/(mg/L)

<0.001

Wo.ooi

<0.01

<0.05

>0.05

30

/(mg/L)

<0.01

Wo.oi

<0.01

V0.1

>0.1

31

/(mg/L)

<0.000 1

Wo.ooi

<0.005

Co.01

>0.01

32

铭(六价)/(mg/L)

<0.005

Wo.oi

<0.05

<0.10

>0.10

33

/(mg/L)

<0.005

<0.005

<0.01

<0.10

>0.10

34

三氯甲烷/(卩g/L)

<0.5

<6

<60

W300

>300

35

四氯化碳/(昭/L)

<0.5

<0.5

<2.0

<50.0

>50.0

36

/(jbtg/L)

<0.5

<1.0

<10.0

<120

>120

37

甲苯/(卩g/L)

(0.5

V140

<700

<1 400

>1 400

放射性指标

38

a放射性/(Bq/L)

<0.1

<0.1

<0.5

>0.5

>0.5

39

B放射性/(Bq/L)

<0.1

<1.0

<1.0

>1.0

>1.0

8 NTU为散射浊度单位。

b MPN表示最可能数。

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d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

 

2地下水质量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序号

指标

I

II

in

IV

V

毒理学指标

1

/(mg/L)

<0.000 1

Wo.ooo 1

<0.002

<0.06

>0.06

2

/(mg/L)

<0.02

<0.10

<0.50

<2.00

>2.00

3

(mg/L)

<0.000 1

<0.000 5

<0.005

CO.01

>0.01

4

U!/(mg/L)

Wo.oi

Wo.io

<0.70

<4.00

>4.00

5

/(mg/L)

<0.002

V0.002

<0.02

<0.10

>0.10

6

/(mg/L)

<0.005

<0.005

<0.05

Co.io

>0.10

7

/(mg/L)

<0.001

Vo.oi

<0.07

<0.15

>0.15

8

/(mg/L)

<0.001

Wo.oi

<0.05

<0.10

>0.10

 

 

GB/T 14848—2017

2 (续)

序号

指标

I类

I[类

HI

IV类

V

毒理学指标

9

從/ (mg/L)

<0.000 1

<0.000 1

<0.000 1

<0.001

>0.001

10

二氯甲烷/(昭/L)

 

<2

<20

<500

>500

11

1,2-二氯乙烷/(卩g/L)

<0.5

W3.0

<30.0

W40.0

>40.0

12

1,1,1-三氯乙烷 /(Mg/L)

<0.5

<400

C2 000

<4 000

>4 000

13

1,1,2-三氯乙烷 /(Mg/L)

W0.5

W0.5

V5.0

<60.0

>60.0

14

1,2-二氯丙烷/(昭/L)

<0.5

<0.5

<5.0

<60.0

>60.0

15

三漠甲烷/(昭/L)

<0.5

<10.0

<100

<800

>800

16

氯乙烯/(\g/L)

<0.5

W0.5

<5.0

<90.0

>90.0

17

1,1-二氯乙烯/(“g/L)

W0.5

<3.0

<30.0

<60.0

>60.0

18

1,2-二氯乙烯/(昭/L)

W0.5

<5.0

<50.0

<60.0

>60.0

19

三氯乙烯/(昭/L)

<0.5

<7.0

<70.0

W210

>210

20

四氯乙烯/(fzg/L)

<0.5

<4.0

<40.0

<300

>300

21

氯苯/(昭/L)

<0.5

<60.0

<300

<600

>600

22

邻二氯苯/(Mg/L)

<0.5

<200

<1 000

W2 000

>2 000

23

对二氯苯/(?g/L)

<0.5

<30.0

<300

<600

>600

24

三氯苯(总量)/(/lg/L)a

<0.5

W4.0

<20.0

<180

>180

25

乙苯/(昭/L)

W0.5

<30.0

<300

<600

>600

26

二甲苯(总量)/(卩g/L)b

<0.5

<100

(500

000

>1 000

27

苯乙烯/(pg/L)

W0.5

<2,0

<20.0

<40.0

>40.0

28

2,4-二硝基甲苯/(昭/L)

<0.1

<0.5

W5.0

<60.0

>60.0

29

2,6-二硝基甲苯/(昭/侦

<0.1

W0.5

<5.0

<30.0

>30.0

30

/(“g/L)

<1

Wio

<100

<600

>600

31

/(>g/L)

<1

<360

<1 800

<3 600

>3 600

32

荧蔥/(fig/L)

<1

<50

<240

<480

>480

33

苯并(b)荧蔥/(Mg/L)

<0.1

<0.4

<4.0

<8.0

>8.0

34

苯并(a)/(〃g/L)

<0.002

W0.002

<0.01

<0.50

>0.50

35

多氯联苯(总量)/(以/侦。

<0.05

^0.05

<0.50

<10.0

>10.0

36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顷g/L)

<3

W3

C8.0

<300

>300

37

2,4,6-三氯酚/(jzg/L)

<0.05

W20.0

<200

<300

>300

38

五氯酚/(/xg/L)

W0.05

<0.90

<9.0

<18.0

>18.0

39

六六六(总量)/(Mg/L)d

<0.01

<0.50

<5.00

<300

>300

40

y-六六六(林丹)/(Mg/D

<0.01

W0.20

<2.00

<150

>150

41

滴滴涕(总量)/(昭您)。

<0.01

<0.10

<1.00

<2.00

>2.00

 

GB/T 14848—2017

2 (续)

序号

指标

I类

II类

皿类

N

V

毒理学指标

42

六氯苯/(Mg/L)

<0.01

<0.10

^1.00

W2.00

>2.00

43

七氯/(昭/L)

<0.01

<0.04

WO.40

<0.80

>0.80

44

2,4-滴/(”g/L)

Vo.i

W6.0

<30.0

W150

>150

45

克百威/(ftg/L)

<0.05

<1.40

W7.00

<14.0

>14.0

46

涕灭威/<>g/L)

C0.05

WO.60

<3.00

<30.0

>30.0

47

敌敌畏/(Mg/L)

<0.05

MO.10

<1.00

<2.00

>2.00

48

甲基对硫磷/(昭/L)

W0.05

<4.00

<20.0

<40.0

>40.0

49

马拉硫磷/<>g/L)

<0.05

W25.0

C250

<500

>500

50

乐果/(淄/L)

<0.05

V6.0

W80.0

<160

>160

51

毒死蝉/(/ig/L)

CO.05

W6.00

<30.0

<60.0

>60.0

52

百菌清/(”g/L)

<0.05

Wi.oo

Wio.o

W150

>150

53

莠去津/(卩g/L)

<0.05

<0.40

<2.00

<600

>600

54

草甘麟/(「g/L)

<0.1

<140

<700

<1400

>1400

a三氯苯(总量)为1,2,3-三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3种异构体加和。

卜二甲苯(总量)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3种异构体加和。

c 多氯联苯(总量)为 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PCB194、PCB206 9 种多氯联苯 单体加和。

d六六六(总量)为夂-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4种异构体加和。

e滴滴涕(总量)为。,/-滴滴涕。,/A滴滴伊",/A滴滴滴、力,滴滴涕4种异构体加和。

 

5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

5.1地下水质量应定期监测。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丰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承压水监测 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1次。

5.2依据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应定期开展区域性地下水质量调查评价。

5.3地下水质量调査与监测指标以常规指标为主,为便于水化学分析结果的审核,应补充钾、钙、镁、重 碳酸根、碳酸根、游离二氧化碳指标;不同地区可在常规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补充选定非常 规指标进行调查与监测。

5.4地下水样品的釆集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地下水样品的保存和送检按附录A执行。

5.5地下水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参见附录B,使用前应按照GB/T 27025-20085.4的要求,进行有 效确认和验证。

6地下水质量评价

6.1地下水质量评价应以地下水质量检测资料为基础。

6.2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按指标值所在的限值范围确定地下水质量类别,指标限值相同时,从优不

GB/T 14848—2017

从劣。

示例:挥发性酚类I、H类限值均为0.001 mg/L,若质量分析结果为0.001 mg/L时,应定为I类,不定为II类。

6.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按单指标评价结果最差的类别确定,并指出最差类别的指标。

示例:某地下水样氯化物含量400 mg/L,四氯乙烯含量350 /g/L,这两个指标属V类,其余指标均低于V类。则该 地下水质量综合类别定为V类,V类指标为氯离子和四氯乙烯-

GB/T 14848—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保存和送检要求

地下水样品的保存和送检要求见表A.1

A.1地下水样品的保存和送检要求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容器和体积

保存方法

保存时间

1

G P,1 L

原样

10 d

2

嗅和味

G P,1 L

原样

10 d

3

浑浊度

G P,1 L

原样

10 d

4

肉眼可见物

G P,1 L

原样

10 d

5

pH

G P,1 L

原样

10 d

6

总硬度

G P,1 L

原样

10 d

7

溶解性总固体

G P,1 L

原样

10 d

8

硫酸盐

G P,1 L

原样

10 d

9

氯化物

G P,1 L

原样

10 d

10

G P,1 L

原样

10 d

11

G,0.5 L

硝酸,pH<2

30 d

12

G,0.5 L

硝酸,pHW2

30 d

13

G,0.5 L

硝酸,pH<2

30 d

14

G,0.5 L

硝酸,pH<2

30 d

15

挥发性酚类

G,1 L

氢氧化钠,pH212,4 C冷藏

24 h

1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 P,1 L

原样

10 d

17

耗氧量(CODMn法)

G P,1 L

原样

或硫酸,pH<2

10 d

24 h

18

氨氮

G P,1 L

原样

或硫酸,pHW2,4 C冷藏

10 d

24 h

19

硫化物

棕色G,0.5 L

每100 mL水样加入4滴 乙酸锌溶液(200 g/L)和 氢氧化钠溶液(40 g/L),避光

7 d

20

G P,1 L

原样

10 d

21

总大肠菌群

灭菌瓶或灭菌袋

原样

4 h

22

菌落总数

灭菌瓶或灭菌袋

原样

4 h

23

亚硝酸盐

G P,1 L

原样

或硫酸,pHV2,4 °C冷藏

10 d

24 h

 

 

GB/T 14848—2017

A.1 (续)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容器和体积

保存方法

保存时间

24

硝酸盐

G P,1 L

原样

或硫酸,pH(2,4 C冷藏

10 d

24 h

25

割化物

GA L

氢氧化钠,pH>12,4冷藏

24 h

26

氟化物

G P,1 L

原样

10 d

27

碘化物

G P,1 L

原样

10 d

28

G,0.5 L

硝酸,pHW2

30 d

29

G P,1 L

原样

10 d

30

G,0.5 L

硝酸,pHW2

30 d

31

G,0.5 L

硝酸,pH<2

30 d

32

铭(六价)

G P,1 L

原样

10 d

33

G,0.5 L

硝酸,pHW2

30 d

34

a放射性

P,5 L

原样或盐酸,pHW2

30 d

35

B放射性

P,5 L

原样或盐酸,pHW2

30 d

36

G,0.5 L

硝酸,pH<2

30 d

37

G P,1 L

原样

10 d

38

 

G,0.5 L

硝酸,pH<2

30 d

39

 

G,0.5 L

硝酸,pHW2

30 d

40

G,0.5 L

硝酸,pHW2

30 d

41

G,0.5 L

硝酸,pHW2

30 d

42

G,0.5 L

硝酸pHW2

30 d

43

G,0.5 L

硝酸,pHW2

30 d

44

G,0.5 L

硝酸,pH<2

30 d

45

三氯甲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C冷藏

14 d

46

四氯化碳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47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48

甲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49

二氯甲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50

1,2-二氯乙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51

1,1,1-三氯乙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52

1,1,2-三氯乙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冷藏

14 d

53

1,2-二氯丙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GB/T 14848—2017

A.1 (续)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容器和体积

保存方法

保存时间

54

三漠甲烷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55

氯乙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C冷藏

14 d

56

1,1-二氯乙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C冷藏

14 d

57

1,2-二氯乙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58

三氯乙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59

四氯乙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冷藏

14 d

60

氯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C冷藏

14 d

61

邻二氯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C冷藏

14 d

62

对二氯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63

三氯苯(总量)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64

乙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V2,4。冷藏

14 d

65

二甲苯(总量)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66

苯乙烯

2X40 mL VOA 棕色 G

加酸,pH<2,4 C冷藏

14 d

67

2,4-二硝基甲苯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68

2,6-二硝基甲苯

2 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69

2X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70

2 X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71

荧蔥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72

苯并(b)荧蔥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73

苯并(a)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74

多氯联苯(总量)

2X 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75

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已基)酯

2X 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76

2,4,6-三氯酚

2X1 000 mL 棕色 G

4,C冷藏

7 d(提取),40 d

77

五氯酚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78

六六六(总量)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79

k六六六(林丹)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0

滴滴涕(总量)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1

六氯苯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2

七氯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3

2,4~滴

2X 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GB/T 14848—2017

A.1 续)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容器和体积

保存方法

保存时间

84

克百威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5

涕灭威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6

敌敌畏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7

甲基对硫磷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8

马拉硫磷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89

乐果

2X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90

毒死蟬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91

百菌清

2X 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92

莠去津

2X 1 000 mL 棕色 G

4 C冷藏

7 d(提取),40 d

93

草甘麟

2X1 000 mL 棕色 G

4。冷藏

7 d(提取),40 d

注1: G——硬质玻璃瓶;P——聚乙烯瓶。

注2:对于无机检测指标,当釆样容器、采样体积、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一致时,可采集一份样品供检测用。

注3: 45号66号为挥发性有机物,同一份样品可完成上述指标分析,共采样2X40 mL。

注4: VOA棕色玻璃瓶指专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取样分析的玻璃瓶,可用于吹扫捕集自动进样器,配套内附聚四 氟乙烯膜、取样针可直接刺穿取样的瓶盖。

注5: 67号83号,86号92号为极性比较小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釆用同一流程进行萃取测定,共釆样2X 1 000 mLo

注6: 84号85号为极性比较大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采用同一流程进行萃取测定,共釆样2X1 000 mLo

注7: 93号需衍生化,单独为一分析流程,采样量2X1 000 mLo

 

GB/T 14848—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质量检测指标推荐分析方法

地下水质量检测指标推荐分析方法见表B.1

B.1地下水质量检测指标推荐分析方法

序号

检测指标

推荐分析方法

1

钳-钻标准比色法

2

嗅和味

嗅气和尝味法

3

浑浊度

散射法、比浊法

4

肉眼可见物

直接观察法

5

pH

玻璃电极法(现场和实验室均需检测)

6

总硬度

EDTA容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7

溶解性总固体

105 'C干燥重量法、180 'C干燥重量法

8

硫酸盐

硫酸锲重量法、离子色谱法EDTA容量法、硫酸槌比浊法

9

氯化物

离子色谱法、硝酸银容量法

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5

挥发性酚类

分光光度法、漠化容量法

1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

17

耗氧量(CODm法)

酸性高镒酸盐法、碱性高镒酸盐法

18

氨氮

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19

硫化物

碘量法

2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火焰发射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21

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

22

菌落总数

平皿计数法

23

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

24

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25

割化物

分光光度法、容量法

26

氟化物

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光光度法

27

碘化物

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

28

原子荧光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29

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0

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14848—2017

B.1 (续)

序号

检测指标

推荐分析方法

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32

铭(六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光光度法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4

a放射性

厚样法

35

R放射性

薄样法

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光光度法

38

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45

三氯甲烷

 

46

四氯化碳

 

47

 

48

甲苯

 

49

二氯甲烷

 

50

1,2-二氯乙烷

 

51

1,1,1-三氯乙烷

 

52

1,1,2 -三氯乙烷

 

53

1,2-二氯丙烷

 

54

三漠甲烷

 

55

氯乙烯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56

1,1-二氯乙烯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57

1,2-二氯乙烯

 

58

三氯乙烯

 

59

四氯乙烯

 

60

氯苯

 

61

邻二氯苯

 

62

对二氯苯

 

63

三氯苯(总量)

 

64

乙苯

 

65

二甲苯(总量)

 

66

苯乙烯

 

 

GB/T 14848—2017

B.1 (续)

序号

检测指标

推荐分析方法

67

2,4-二硝基甲苯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68

2,6-二硝基甲苯

69

气相色谱-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法

70

71

荧蔥

72

苯并(b)荧蔥

73

苯并(a)

74

多氯联苯(总量)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75

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已基)酯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

76

2,4,6-三氯酚

77

五氯酚

78

六六六(总量)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79

六六六(林丹)

80

滴滴涕(总量)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81

六氯苯

82

七氯

83

2,4-滴

84

克百威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85

涕灭威

86

敌敌畏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87

甲基对硫磷

88

马拉硫磷

89

乐果

90

毒死蟬

91

百菌清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92

莠去津

93

草甘麟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注1: 45号66号为挥发性有机物,可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或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 注2: 67号83号、86号92号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

注3: 83号92号可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

注4:草甘麟需要衍生化,应单独一个分析流程。

GB/T 14848—2017

参考文献

[1]       GB/T 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2]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       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4]       GB/T 14157—1993水文地质术语

5] CJ/T 206-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6] SL 219—2013水环境监测规范

7]金银龙,鄂学礼,张岚.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释义[M].北京:中国标准岀版 社,2007.

[8]       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 准出版社,2010.

[9]       夏青,陈艳卿,刘宪兵,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0]       Australian Govement,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Ministerial Council.National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y, Australian drinking water guidelines. 2013.

[11]       Council Directive 98/83/EC on the quality of water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EUJs Drinking Water Standard. 1998.

[12]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dition of the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 advisories. Washington, D.C. ,2012.

[1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4th ed.).Geneva,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 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 (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 (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1.25 字数32千字
2017年10月第一版2017年10月第一次印刷

img1*

书号:155066 • 1-57243 定价 21.00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2022年2月26日 16: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