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5987855883

幕山安全环保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 复核和调整报告 (终审稿) 主管单位:德宏州水利局 编制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德宏分局

首页    公司文章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 复核和调整报告 (终审稿) 主管单位:德宏州水利局 编制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德宏分局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

复核和调整报告

 

 

(终审稿)

 

 

 

 

 

 

 

 

主管单位:德宏州水利局

编制单位: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德宏分局

 

○一四年十月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复核和调整报告编审人员

 

 

   定:何立洪  张正强

 

   核:周云生  张国清  

 

   查:段明海     

 

编写人员:穆成山  孙自安  叶新明  段莉珠    

 

参与人员:周增旭  龚会政  李华英  刘尹文  秦建国

彭安杰  杨馥榕  李月清        

杨丽萍  唐继云  杨家春  赵兴周  杨惠玲

耿江云  尹以亮  马云清      何易鸿

杨倩吉      黄亚菲  李培旺      

宋发兵  尹安斌  段其跃  何晓刚  崔同旭

杨志强      银师赛  赖新茂  蒋鸿宇  

尹本能              邵雄宗

李春华  杨明亮  杨加友  杨恩剑  尹以令  

       罗有川  杨丽花  齐启掌

李立仲  李文体  尹以秀

 

 

 

 

一、工作背景....... .. ........................................ 4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 ........................................... 6

三、复核依据.... .............................................. 7

(一)依据.. .. ............................................... 7

(二)标准.... ................................................ 8

(三)规划水平年.............................................. 8

四、复核原则... .. ............................................ 8

(一)科学复核,推动发展..... ................................. 8

(二)立足实际,依规调整...... ............................... 9

(三)保护优先,节水优先.............. .. ..................... 9

(四)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 .................... 10

(五)强化职能,多方兼顾........ ............................ 10

(六)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 10

(七)方便实用,服务管理..... ............................... 10

(八)加强协调,强化衔接... ................................. 10

五、复核范围...... .. ......................................... 10

六、复核内容  ........ ... ... .. ........................... 11

(一)与全国、全省的水功能区划衔接.... ... .................... 11

(二)水功能区功能的变更......... .... ....................... 11

(三)水功能区起止点位置的修订...... ... ..................... 12

(四)水功能区长度的调整... .. ................................ 12

(五)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合理确定. ............................ 13

(六)新增水功能区....... .. ................................. 13

七、水功能区数量变化对比.... .. .............................. 14

(一)一级水功能区数量对比.. ................................ 14

(二)二级水功能区数量对比. ................................. 15

八、水功能区划情况. ......................................... 15

(一)瑞丽江水系. .. ........................................ 16

(二)大盈江水系.. .. ........................................ 25

(三)独龙江.. ... ... ........................................ 29

(四)怒江..... .. .. ....................................... 30

 

附表1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一级)登记表

附表2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二级)登记表

附表3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差异表

 

 

 

 

 

 

 

 

 

 

一、工作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这项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对于解决中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水功能区是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载体。制定水功能区划,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对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11228日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 年)》,明确了大江大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省界水体等重要水域的功能和目标,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 年)》相衔接,云南省原《云南省水功能区划》中涉及的相关水功能区及时开展复核调整工作。2004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了《云南省水功能区划》。为适应社会经济对水资源的发展需求,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三条红线”的实施提供基础支撑,省水利厅组织对2004 年颁布的《云南省水功能区划》进行复核、修编,2013年10月省政府批复实施。

《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于2000年3月启动,2002年8月州政府批复实施。《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中的水功能区划主要对德宏境内流域集水面积大于200km2 河流和库容大于500万m3的水库进行了区划,共划分出一级水功能区53个,其中保护区14个,保留区18个,开发利用区21个;二级水功能区21个。德宏州行政区内属国家级水功能区有一级区19个,属省级水功能区有一级区19个(保护区2个、保留区7个、开发利用区10个、没有缓冲区),二级区11个。《云南省水功能区划复核报告》中新增加4个区,分别是畹町河畹町保留区、勐卯水库开发利用区、芒林水库开发利用区和放马桥水库开发利用区。《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自批复实施以来,已经历了两个五年经济发展阶段,对指导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管理保护水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德宏州水功能区划》的复核和调整工作,保证水功能区划成果与时俱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适应全面推行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可以说《德宏州水功能区划》的复核和调整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由于水功能区是根据区划水域的自然属性,结合社会需求,适时对水功能区进行复核和调整也是科学划分水功能区的重要内容,只有当水功能区划成果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为水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从2002年和2012年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10年来全州经济迅猛发展,2002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38.4亿元,总人口103.8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515元; 2012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201亿元,总人口122.94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7662元,2012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是2002年的5.2倍。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保护管理任务更加繁重,水功能区划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因此,对《德宏州水功能区划》进修复核是非常必要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水功能区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社会经济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水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科学论证,提出水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报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因此依法对水功能区划进行复核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是有法必依,依法管水的具体体现。

(四)水功能区是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载体,为了能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上实现新突破,必须确保水功能区划的前瞻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功能区的优化调整就是实现功能区划的前瞻性、实用性和合理性一个重要手段,是区划成果与时俱进的可靠途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三、复核依据

(一)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颁布)

3)《水功能区管理办法》(2003年7月1日颁布)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2010年12月31日颁布)

5)《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2012年1月13日印发)

6)《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云发〔2011〕7号)

7)《德宏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州”战略的决定》(德发〔2011〕55号)

8)《德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9)《德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0)《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 年)》2011 12 28 批复)

11)《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3年10月)

12)《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2002年8月批准)

(二)标准

1)《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2010)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5)《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

8)《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

(三)规划水平年

水功能区复核和调整规划现状年为2012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四、复核原则

德宏州水功能区划复核和调整工作应以2002年德宏州人民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划为基础进行,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复核,推动发展

2012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意见,把云南对外开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时,德宏州作为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黄金口岸,批准了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这是德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州委州政府提出把德宏建设为“美丽德宏 ”,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紧紧围绕把德宏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推进富裕开放、和谐安宁的社会主义新边疆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认真开展水功能区划复核工作,才能为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夯实基础,全力推动水利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立足实际,依规调整

本次水功能区划复核和调整工作要立足和利用原有的水功能区划成果,注重和突出复核,要以原水功能区划为基础,根据水域自然属性和经济发展趋势,调整或删除不符合用水实际和发展规划的功能,增补已经明确的功能。

(三)保护优先,节水优先

本次水功能区划复核和调整是推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基础性工作,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节约用水,只有这样才能在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

水功能区划复核,在确定功能区主导功能时,要坚持以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的原则,即在考虑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五)强化职能,多方兼顾

水功能区划是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水资源管理行政职能的法定职责,水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直接关系行政职能的有效行使。由于水资源的各方需要性,水权的多方要求性,在水功能区划过程中要充分兼顾自身职能和其它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六)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水功能区划复核和调整要在全面兼顾、统筹规划的同时,突出重点性,要抓住重点问题,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七)方便实用,服务管理

各级水功能区的水域质量控制目标是水功能区质量评价和管理量化的依据,是保证水域水资源质量的有效控制手段之一。社会发展是必然的,协调好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是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应有的职能,各水功能区的水域管理目标应该在保证水资源质量的基础上,便于管理,便于监控,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有益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八)上下联动,各有侧重

本次水功能区划复核和调整需采取州、县共同参与的方式。各级承担的工作各有侧重,州级负责收集各级意见方案,组织复核审定,报批区划报告(复核)。各县市结合各地实际,提出辖区内的调整意见。

五、复核范围

德宏州河流众多,水库星罗棋布。从全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实际出发,水功能区划复核立足于从宏观上系统、全面、合理地对所有水域进行功能分类、区划,微观上确定各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

本次水功能区复核和调整主要控制重要江河湖库,将水资源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复核范围为:

(一)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一级支流大盈江、瑞丽江,二级支流槟榔江、户撒河、萝卜坝河、芒市河、南宛河。

(二)流域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的主要河流。

(三)流经县城或工业集中区域、水污染较严重的主要河流。

(四)库容大于100万m3的小(一)型以上水库。

(五)各县(市)主要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

六、水功能区复核主要内容

(一)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云南省水功能区划》及《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衔接

对照《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年)、《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3年)、《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2002)中我州所涉及的水功能区,将不一致的功能区进行调整,与全国、全省水功能区一致。本次涉及的功能区数共有102个,较《德宏州水资源保护规划》(2002年)有变化的水功能区有82个,其中新增加的水功能区有53个,调整的有29个,涵盖功能的变更,起止位置的调整,功能区长度的变动,水质目标的更改等。

(二)水功能区功能的变更

结合各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一些重点发展的城镇所涉及的水域可更改水体使用功能,将原先未划为开发利用区的河段(水库)合理划为开发利用区,如勐戛河盈江保留区改为勐戛河盈江开发利用区、勐典河盈江保留区改为勐典河盈江开发利用区、万马河潞西保留区改为万马河芒市开发利用区;原先为开发利用区的水体功能也可根据实际用水情况变更,如南宛河陇川开发利用区内增加麻栗坝水库陇川农业、景观用水区;对原先一级区划为保护区的功能区原则上不变更,对新划定的重点水域保护区而原水功能区划未划为保护区的,重新进行划定,如盏达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轩岗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勐戛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勐典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万马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箐头河梁河源头水保护区。

(三)水功能区起止点位置的修订

结合技术导则、各行政区域社会发展规划、行政区变化情况、河流实际地理条件、水普资料等,对原先划定的各水功能区起止点位置进行合理性检查及修订。如南底河梁河开发利用区终止断面梁河水文站改为桥头村、南底河梁河-盈江保留区起始断面梁河水文站改为桥头村、盏达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终止断面莲花山改为南朗、轩岗河芒市保留区起始断面源头改为贺弄、果朗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终止断面芒里改为芒浩。

(四)水功能区长度的调整

对原先测定的水功能区长度(或面积)有不精确的,采用GIS系统等先进技术对水功能区长度(或面积)进行测量、计算,以提高各功能区长度(或面积)的精度;对水功能区起止位置有变动的,应重新测定水功能区长度(或面积)。充分利用水利普查的成果,校核水功能区河流的长度。调整长度的功能区有南底河梁河开发利用区长度21.7km改为23.5km、南底河梁河-盈江保留区长度36.7km改为22.8km、支那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长度27.6km改为28.8km、盏达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度18.6km改为11.6km、户宋河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面积7.96km2改为6.23km2、户撒河陇川保留区长度22.5km改为17.2km、萝卜坝河梁河源头水保护区长度16.5km改为21.2km、芒市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长度24.0km改为33.0km、芒市河芒市(下)开发利用区长度43.5km改为28.6km、轩岗河芒市保留区长度25.6km改为17.0km、果朗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长度36.8km改为33.1km、南宛河陇川源头水保护区长度34.6km改为30.0km、南宛河陇川开发利用区长度46.8km改为41.8km、畹町河畹町保留区长度28.4km改为24.9km、勐板河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面积0.29km2改为0.43km2、南卡河瑞丽源头水保护区长度14.6km改为19.0km、海岗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面积0.58km2改为0.70km2、章凤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面积0.12km2改为0.14km2

(五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合理确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利用的增加,废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很多水体水质已发生变化,应根据目前各水功能区水质情况对原先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进行分析,以确定更合理的水质目标,便于水功能区的管理和切实可行,使水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质目标调整的水功能区有大盈江腾冲-盈江保留区水质目标Ⅱ类改为Ⅲ类、芒市河芒市保留区水质目标Ⅳ类改为Ⅲ类。

(六)新增水功能区

2002年的水功能区划中未划分一些敏感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水功能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增了一些经济发展特区、热区,而原来水功能区划未在此区域划分水功能区的可适当增加水功能区。小(一)型以上水库都增加为开发利用区。新增的水功能区有51个,分别为:香柏河盈江保留区、芒牙河盈江保留区、朗崩河盈江保留区、勐典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勐弄河盈江保留区、长地方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回龙河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芒回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蛮尖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囊宋河梁河保留区、箐头河梁河源头水保护区、箐头河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从岗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油竹坝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芒东河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户撒河陇川源头水保护区、南掌河陇川保留区、地方头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麻栗坝水库陇川农业用水区、磨水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丙印红卫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西湖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弄贯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芒允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弄回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户岛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帮懂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南麻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吕落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轩岗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红丘河芒市保留区、广沙河芒市保留区、南木冷河芒市保留区、万马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晒干河芒市保留区、龙江电站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黄莲塘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草坝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蚌相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小白龙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那目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清塘河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大岗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等薄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先午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白水河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芒林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红石河水库畹町开发利用区、天湖水库畹町开发利用区、勐典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帮养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

七、水功能区数量变化对比

(一)一级水功能区数量对比

本次水功能区划中共划分一级水功能区101个,比2002年的53个增加48个。其中保护区从14个增加到21个,增加了7个,重点加强了水源地的保护;保留区从18个增加到23个,增加5个;开发利用区增加36个。

(二)二级水功能区数量对比

本次水功能区划中共划分二级区58个,比2002年的21个增加37个,主要是增加了各县市所在城市和重点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分和小(一)型以上水库的划分。

八、水功能区划情况

德宏州有“三江四河”。“三江”即怒江、大盈江、瑞丽江(龙江);“四河”是芒市河、南宛河、户撒河、萝卜坝河。大盈江和瑞丽江属伊洛瓦底江流域,四河皆为大盈江和瑞丽江的支流。根据水利普查,全州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5条,大于200km2的共有18条,大于100km2的共有36条。怒江干流从芒市东南角擦境而过,州内有万马河、曼辛河、勐古河等小支流汇入。盈江县西北部有勐戛河、勐典河、勐乃河,它们都直接出境流入缅甸,属独龙江流域。全州无天然湖泊,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22座;规划建设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1座。本次水功能区划中共划分一级101个,其中伊洛瓦底江流域91个(瑞丽江水系60个,大盈江水系31个)、独龙江流域6个,怒江流域4个。按行政区划芒市31个,瑞丽市10个,陇川县24个,盈江县24个,梁河县12个。具体见下表:

 

 

 

德宏州各县市一级区划统计表

县(市)

保护区

保留区

开发利用区

缓冲区

合计

备注

芒市

6

7

18

0

31

 

瑞丽市

1

2

7

0

10

 

陇川县

4

3

17

0

24

 

盈江县

7

8

9

0

24

 

梁河县

3

3

6

0

12

 

全州

合计

21

23

58

0

101

 

 

德宏州各水系一级区划统计表

水系

保护区

保留区

开发利用区

缓冲区

合计

备注

瑞丽江

10

10

40

0

60

 

大盈江

7

10

14

0

31

 

独龙江

3

1

2

0

6

 

怒江

1

2

1

0

4

 

全州

合计

21

23

58

0

101

 

 

(一)瑞丽江水系

瑞丽江水系共划分60个水功能一级区,保护区10个,保留区10个,开发利用区40个。

1.保护区,瑞丽江水系共划分10个保护区,具体如下:

1)萝卜坝河梁河源头水保护区:在梁河县境内,由萝卜坝河源头至芒东户那,全长21.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芒市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在芒市境内,由芒市河源头至木康水文站,全长33.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南木黑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在芒市境内,是芒市的备用水源,由南木黑河源头至芒究水库入库口,全长16.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4)勐板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在芒市境内,是芒市的饮用水水源,由勐板河源头至勐板河水库入库口,全长6.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5)果朗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在芒市境内,由果朗河源头至法帕芒浩,全长33.1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6)轩岗河芒市源头水保护区:在芒市境内,由轩岗河源头至轩岗贺弄,全长6.2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7)南卡河瑞丽源头水保护区:在瑞丽市境内,是瑞丽市饮用水源地,由南卡河源头至姐勒水库入库口,全长19.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8)南宛河陇川源头水保护区:在陇川县境内,由南宛河源头至麻栗坝水库入口,全长30.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9)南伞河陇川保护区:在陇川县境内,是陇川县饮用水源,由南伞河源头至章凤来相,全长19.6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10)南兰河陇川源头水保护区:在陇川县境内,是陇川县饮用水源,由南兰河源头至弄回水库,全长5.6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保留区,瑞丽江水系共划分保留区10个。具体如下:

1)瑞丽江腾冲-芒市保留区:瑞丽江上游为保山市,本保留区流经梁河县、陇川县、芒市,由龙江入州境处至芒市遮冒,全89.5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瑞丽江瑞丽保留区:在瑞丽市境内,属中缅界河,由瑞丽市畹瑞大桥至出境口(54 号界碑),全长51.5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南掌河陇川保留区:在陇川县境内,由南掌河源头至入龙江口,全长17.3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4)芒市河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由芒市风平等戛至遮放团结,全长26.5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5)广沙河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由广沙河源头至入果朗河口,全长31.3km,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6)轩岗河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由芒市轩岗贺弄至入芒市河口,全长17.0km,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7)红丘河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由红丘河源头至入芒市河口,全长27.0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8)南木冷河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由南木冷河源头至入芒市河口,全长21.4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9)南宛河陇川保留区:在陇川县、瑞丽市境内,属中缅界河,由陇川县界河起始点至入瑞丽江口(54号界碑),全长62.1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0畹町河畹町保留区:在瑞丽市畹町开发区,属中缅界河,由国内源头至入瑞丽江口,全长24.9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开发利用区,瑞丽江水系共划分开发利用区40个。具体如下:

(1)瑞丽江芒市-瑞丽开发利用区:在芒市、瑞丽市境内,由芒市遮冒至瑞丽市畹瑞大桥,全长26.0km,主要有景观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萝卜坝河梁河开发利用区:在梁河县境内,由梁河芒东户那至入龙江口,全长36km,主要有农业、景观和工业用水。现状水质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芒市河芒市(上)开发利用区:在芒市境内,由芒市木康水文站至风平等戛,全长23.1km,主要有工业、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4)芒市河芒市(下)开发利用区:在芒市境内,由芒市遮放团结至入龙江口,全长28.6km,主要有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5)果朗河芒市开发利用区:在芒市境内,由法帕芒浩至入芒市河口,全长14.7km,主要有农业和工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6)南宛河陇川开发利用区:在陇川县境内,由陇川县麻栗坝水库库区起始至界河起始点,主要有农业和工业用水,全长46.4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麻栗坝水库陇川农业用水区:在南宛河陇川开发利用区中,增加麻栗坝水库陇川农业用水区。麻栗坝水库位于陇川县城子镇,长度为4.6km,水面面积7.11km2,总库容10665m3,主要有农业、景观和工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7)龙江电站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龙江电站水库位于陇川县勐约乡,水面面积33.3km2,总库容为121700万m3,主要有发电和景观用水,将来作为瑞丽市饮用水备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8)丛岗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丛岗水库位于梁河县九保乡,水面面积0.19km2,总库容为166.4万m3,主要有农业用水,建好后作为梁河县备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9)芒东河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芒东河水库位于梁河县芒东镇,规划建设,总库容为310万m3,主要有农业用水,建好后作为梁河县芒东村、帮别村、那勐村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0)黄莲塘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黄莲塘水库位于芒市江东乡,水面面积0.09km2,总库容为135.32万m3,主要有农业用水,并作为江东乡农村集中供水备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1)草坝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草坝水库位于芒市江东乡,水面面积1.34km2,总库容为227.3万m3,主要作为轩岗乡集中供水水源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2)蚌相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蚌相水库位于芒市风平镇,水面面积0.44km2,总库容为100万m3,主要农业和渔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3)芒别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芒别水库位于芒市风平镇,水面面积0.81km2,总库容为889万m3,主要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4)芒究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芒究水库位于芒市镇,水面面积1.03km2,总库容为1861m3,主要有农业和景观用水,并作为芒市备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15)勐板河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勐板河水库位于芒市风平镇,水面面积0.43km2,总库容805.5m3,是芒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并有农灌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16)小白龙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小白龙水库位于芒市勐戛镇,水面面积1.7km2,总库容193.95m3,主要有农灌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7)那目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那目水库位于芒市风平镇,水面面积0.23km2,总库容143m3,主要有农灌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8)清塘河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清塘河水库位于芒市风平镇,水面面积0.58km2,总库容1202万m3,正在建设中,主要有农灌、工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9)大岗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大岗水库位于芒市三台山乡,水面面积0.16km2,总库容100m3,主要有农灌和村镇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0)等薄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等薄水库位于芒市轩岗乡,规划建设,总库容1400m3,主要有农灌和轩岗乡饮用水源,芒市新城的备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1)先午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先午水库位于芒市西山乡先午村,规划建设,总库容197.6m3,主要是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2)白水河水库芒市开发利用区:白水河水库位于芒市芒市镇白水河村,规划建设,总库容897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村镇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3)姐勒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姐勒水库位于瑞丽市勐卯镇,水面面积1.48km2,总库容2512 m3,是瑞丽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并有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4)勐卯水库开发利用区:勐卯水库位于瑞丽市勐卯镇,水面面积0.12km2,总库容120.8m3,主要有饮用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5)芒林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芒林水库位于瑞丽市户育乡,水面面积2.37km2,总库容2238.9m3,主要有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Ⅴ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26)红石河水库畹町开发利用区:红石河水库位于瑞丽市畹町镇,水面面积0.1km2,总库容101.1m3,主要有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7)天湖水库畹町开发利用区:天湖水库位于瑞丽市畹町镇,水面面积0.11km2,总库容121m3,主要有农业、景观和工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8)勐典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勐典水库位于瑞丽市户育乡勐秀村,规划建设,总库容418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农村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9)帮养水库瑞丽开发利用区:帮养水库位于瑞丽市户育乡帮养村,规划建设,总库容838.4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农村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Ⅰ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0)磨水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磨水水库位于陇川县城子镇,水面面积0.18km2,总库容209m3,主要有农灌和渔业用水,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31)丙印红卫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丙印红卫水库位于陇川县陇把镇,水面面积0.52km2,总库容800m3,主要有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2)西湖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西湖水库位于陇川县陇把镇,水面面积0.40km2,总库容185.2m3,主要有农灌和渔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33)弄贯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弄贯水库位于陇川县陇把镇,水面面积0.20km2,总库容178.8m3,主要有农灌和渔业用水,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34)海岗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海岗水库位于陇川县景罕镇,水面面积0.70km2,总库容984m3,主要有农业和工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35)芒允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芒允水库位于陇川县景罕镇,水面面积0.10km2,总库容175.1m3,主要有农灌和渔业用水,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36)弄回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弄回水库位于陇川县景罕镇,水面面积0.29km2,总库容526万m3,主要陇川县饮用水源,兼顾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7)章凤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章凤水库位于陇川县章凤镇,水面面积0.14km2,总库容186.6万m3,主要陇川县饮用备用水源,兼顾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8)户岛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户岛水库位于陇川县陇把镇户岛村,规划建设,总库容308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户岛村、帮湾村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9)南麻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南麻水库位于陇川县景罕镇南麻村,规划建设,总库容932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户弄村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40)吕落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吕落水库位于陇川县景罕镇吕落村,规划建设,总库容503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曼面村、罕等村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二)大盈江水系

大盈江水系划分31个水功能一级区,保护区7个,保留区10个,开发利用区14个。

1.保护区,大盈江水系共划分保护区7个。具体如下:

1)勐科河梁河源头水保护区:在梁河县境内,是梁河县饮用水源,由勐科河源头至九保那峦,全长11.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箐头河梁河源头水保护区:在梁河县境内,是梁河县饮用水源,由箐头河源头至入箐头河水库口,全长6.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支那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由支那河源头至支那,全长28.8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4)木乃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是盈江县饮用水源,由木乃河源头至平原五棵树,全长14.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5)盏达河盈江源头水盈江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由盏达河源头至平原南朗,全长11.6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6)户宋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由户宋河源头至入户宋河水库口,全长25.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7)户撒河陇川源头水保护区:在陇川县境内,由户撒河源头至入地方头水库口,全长17.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保留区,大盈江水系共划分保留区10个。具体如下:

1)大盈江腾冲-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大盈江(槟榔江)入德宏境处至拉贺练水文站,全长71.0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注:原槟榔江盈江保留区)

2)大盈江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盈江县姐冒至37 界碑,全长36.4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南底河梁河-盈江保留区:在梁河县和盈江县境内,由梁河县桥头村至南底河入大盈江口,全长22.8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4)囊宋河梁河保留区:在梁河县境内,由囊宋河源头至入南底河口,全长27.2km,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5)支那河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盈江支那至支那河入槟榔江口,全长8.8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6)香柏河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香柏河源头至香柏河入支那河口,全长21.1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7)芒牙河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芒牙河源头至芒牙河入槟榔江口,全长26.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8)朗崩河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朗崩河源头至朗崩河入大盈江口,全长19.5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9)户宋河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户宋河水库坝址至户宋河入大盈江口,全长11.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10)户撒河陇川保留区:在陇川县境内,由户撒河地方头水库坝址至户撒邦社,全长17.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开发利用区,大盈江水系共划分开发利用区14个。具体如下:

1)大盈江盈江开发利用区:在盈江县境内,由盈江县拉贺练水文站至姐冒,全长26.4km,主要有工业、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2)南底河梁河开发利用区:在梁河县境内,上游为腾冲县,由梁河县热水塘至梁河县桥头村,全长23.5km,主要有农业、工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3)盏达河盈江开发利用区:在盈江县境内,由平原南朗至盏达河入大盈江口,全长21.8km,主要有农业、工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Ⅳ类,年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2020年为Ⅳ类,2030年为Ⅲ类。

4)户宋河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户宋河水库位于盈江县铜壁关乡,水面面积6.23km2,总库容8055m3,主要有工业、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5)户撒河陇川开发利用区:在陇川县、盈江县境内,由芒旦水库至户撒河入大盈江口,全长13.5km,主要有工业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6)箐头河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箐头河水库位于梁河县河西乡,在建工程,设计正常蓄水位下的水面面积0.28km2,总库容365.7m3,梁河县饮用水备用水源,兼有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7)油竹坝水库梁河开发利用区:油竹坝水库位于梁河县小厂乡,水面面积0.2km2,总库容158m3,主要有农业和景观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8)长地方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长地方水库位于盈江县平原镇,在建工程,总库容1295.1m3,盈江县饮用水备用水源,兼有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9)回龙河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回龙河水库位于盈江县太平镇,水面面积0.87km2,总库容1478.2m3,主要有农业用水,盈江县太平镇备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0)芒回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芒回水库位于盈江县弄璋镇,规划建设,总库容400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农村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1)蛮尖水库盈江开发利用区:蛮尖水库位于盈江县盏西镇关上村,规划建设,总库容156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关上村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2)地方头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地方头水库位于陇川县户撒乡,水面面积0.50km2,总库容359m3,主要有农灌和渔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Ⅲ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3)芒旦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芒旦水库位于陇川县户撒乡,水面面积0.74km2,总库容1062m3,主要有农业和工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14)帮懂水库陇川开发利用区:帮懂水库位于陇川县户撒乡芒炳村,规划建设,总库容380m3,主要是农业用水和芒炳村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Ⅲ类。

(三)独龙江

1.保护区,独龙江流域共划分保护区3个。具体如下:

1)勐戛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由勐戛河源头至苏典长坡,全长24.3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勐典河盈江源头水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由勐典河源头至勐弄河口,全长24.0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勐乃河保护区:在盈江县境内,勐乃河又叫勐来河、穆雷江,下游为缅甸,河流穿过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由勐乃河源头至勐乃河出境处,全长45.8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保留区,独龙江流域共划分保留区1个。具体如下:

勐弄河盈江保留区:在盈江县境内,由勐弄河源头至勐弄河入勐典河口,全长18.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开发利用区,独龙江流域共划分开发利用区2个。具体如下:

1)勐戛河盈江开发利用区:在盈江县境内,由苏典长坡至勐戛河出国境处,全长24.5km,主要有水力发电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类。

2)勐典河盈江开发利用区:在盈江县境内,由勐弄河口至勐典河出境处,全长14.9km,主要有水力发电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类。

(四)怒江

1.保护区,怒江流域共划分保护区1个。具体如下:

万马河源头水保护区:在芒市境内,由万马河源头至平河一级电站,全长21.9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2.保留区,怒江流域共划分保留区2个。具体如下:

1)怒江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上游为保山市,下游为缅甸,由万马河入口处至曼辛河入口处,全长14.9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注:在怒江保山-龙陵保留区内)。

2)晒干河芒市保留区:在芒市境内,由晒干河源头至晒干河入万马河口,全长21.2km,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3.开发利用区,怒江流域共划分开发利用区1个。具体如下:

万马河芒市开发利用区:在芒市境内,由平河一级电站至万马河入怒江口,全长7.0km,主要有水力发电和农业用水,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为类。

 

 

2021年6月24日 15:00
浏览量:0
收藏